张氏被当头棒喝,便就心动不如行动,也想不到老太太这一层了,至于禁足之事,她与方敬澜可是真心相爱的,并与他真心相许,再加上知廉如善可是她的王牌法宝,就算事后方敬澜确实恼她,只需她服个软,求个情,再真心实意哭个两回,应该也只是雷声大雨点小的事儿吧。
    至于老太太这儿,只要方敬澜那一关通过了,还怕个啥?
    如晴这些年来对张氏的了解,是这般猜想的。
    她猜的也确实精准,那张氏确实一心想着重新讨好花嬷嬷,然后令之与李骁牵线,她的目的倒是明快,事情的后果便也顾不上了。
    方敬澜在回府后得知张氏做的事,确实是气不打一处来。
    却也不出如晴所料,张氏在对方敬澜一番哭诉,如善的一番至性至理的解说后,便也不了了之,只是继续罚禁足,并且从半年加罚为一年,并在禁足期间,扣除月俸。
    虽然衣食无忧,但手头无银子的情况下,可也是要人命的,对于这点,如晴是深有体会。
    更别说一向大手大脚惯了的张氏母女了。
    不过,如晴望了张氏头上的莲花并蒂碧玉饶枝簪,手腕上绿油油的镯子,及身上颜色虽素却不掩上好绣功的细棉夹绸刻丝团花褙子----人家张姨娘就算没了月俸,也是有外快的。
    估计老太太也猜到了,也不言语,就只用讥诮的目光瞅着方敬澜。
    方敬澜确实恼恨张氏今日的做法,但他骂也骂了,打也打了,也狠狠罚过了,老太太仍嫌不满意,他心里也是委屈的,张氏确实可恨,但总归侍候了他多年,并为他生了一儿一女,单她今日所做之事,休了她也是绰绰有余,但不能不为孩子们着想吧。
    为了让老太太消气,方敬澜也跟着长跪不起,声泪俱下,说得至情至理,连如晴也觉他忒可怜,孝子慈父好丈夫一把抓,还真是不容易的呀。
    而李氏因为设计了张氏又拿老太太当枪使被精明厉害的老太太识破后,心下已发虚得厉害,也不敢在一旁落井下石,只能一并跪着让老太太消气,切莫气坏了自个儿的身子。
    再来,在张氏如善额头被磕出血块并红肿的情况下,在方敬澜的一番至情至理的哭诉下,老太太缓缓闭眼,无力地挥挥手。
    方敬澜如获大赦,连忙喝令张氏母女滚下去,不得再出现在老太太面前丢人现眼后,又一步步跪在老太太身前,声音含泪,“母亲,都是儿子的错,没有管好妾室儿女,让母亲伤心失望,母亲要打要骂尽管冲儿子来吧。”
    一直在后边花厅里听着前方动静的如真如晴两姐妹,互望一眼,都各自转了身,来到乌木桌前坐下,如真怔怔地望着面前的整套莲花瓷碟,自言自语地道:“我娘和姨母算是低嫁吧,可这低嫁却也无法阻止丈夫纳妾宠妾,还处处被妾室庶子庶女恶心算计。
    我,我若是嫁进平阳侯府,岂不是更无还手的余地?”
    如晴听得一阵心酸,安慰道:“不会的,姐姐这般优秀,相信未来姐夫定会被迷倒的,哪还有心思瞧别的女人一眼。”
    再来,成天观看自己父亲的妻妾争斗,相信应该有了对付妾室的经验与法宝吧,不必怕的,所谓兵来将挡,水来土淹。
    张姨娘不足惧,她唯一的法宝便是丈夫的宠幸,有儿女傍身。
    但她只是好运了些,因为老太太不是方敬澜的生母,没有权利也没有必要下那个死手。
    若是摊到别的人家,估计张姨娘不是早被休,便是被活活打死,哪还威风活到现在。
    如真也知道这些道理,可是想着张氏的可恶,及自己父亲的偏信偏听,心里确实悲观。
    如晴又安慰她:“大姐姐不必忧心,像张姨娘这样的人,毕竟还是少见的。
    只不过太太战斗力弱了些,这才处处被她占了先机。
    若是大姐姐,只不过伸伸手指头就能让她死无葬生之地。”
    如真神色厌厌的,“话是这么说没错,可是,若真让我遇上了,那又是另一回事了。”
    如晴默然,如真的担心并不是多余的。
    因为,再是低嫁的主母,妾室也不会因为你娘家多有势力就附首称臣,相反,还会激发奋斗之心。
    张氏估计便是这般想法吧。
    如真高嫁进平阳侯府,在婆家是好是坏,娘家更是没有置喙的余地,她只能一人孤军奋战。
    低嫁也无法逃脱妻妾相争侍候公婆的命运,高嫁也是一肚子苦水,如晴忽然觉得,这古代女子生存之道,确实艰难。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