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也是我之所以前来的另一个原因。
此前,我已经逐一询问了前14题,要世德对保持注意力有困难、对细节缺乏注意、容易拖拉、缺乏明确的目标、向别人表达共情有问题、容易冲动等做了程度描述。一边念,我一边也在心里同时做着对他的评价,遇到他的回答与我认为的事实有不符时会提出来探讨。
“经常。”世德迟疑一下回答。
“不是非常频繁?”我提出质疑。
他的耐性很差,又控制欲强,希望一切符合他的意愿,不如意时非常急躁和不快。
“算是吧。”
尽管他同意得有点勉强,我仍然毫不迟疑在手机上记下了“4”。然后继续下一题:“当事物不在适当的位置时就有些心烦意乱。从不、很少、偶尔、经常,还是非常频繁?”
念到题目时我轻微一顿,笑了下,想起不久前他因为我把水杯放在沙发扶手上而念叨了我半天。但是,他的房间现在经常十分脏乱,地面许多灰尘,显然许久不曾扫地拖地,厨房也总是凌乱不堪,他每天生活其间,却显然并不为之心烦意乱。我安静等他答复。
“很少。”他说,没有迟疑。
我在题目序号16后记下了“1”。对此我没有什么可反对的,水杯的事是小概率事件,我想不起还有类似发生,但他生活的环境则是大概率状况,如果他心烦意乱就不可能保持脏乱。换句话说,他挑剔的是我,而非他自己。
我还记得以前他的公寓是多么干净整洁。
才刚刚到第20题,世德又烦躁起来,“还有多少道?为什么你非要我答这些?”
我只得再一次重复在约他见面时就已经说得很清楚的原因与目的:“只是想确定,你寻求开悟究竟是不是因为大脑存在病理性问题。如果大脑本身出了问题,那么我们就先解决大脑的健康问题,如果不是,那么当然最好。”
我也告诉过他,“颞叶——特别是右侧颞叶——与精神体验有关,已经有实验表明,对右侧颞叶进行刺激,会增加宗教体验或精神体验,比如会感觉到上帝的降临。颞叶出问题除了会导致情绪不稳定,有时还会出现全神贯注于宗教体验以及缺乏敏感性,特别是左侧颞叶与脾气相关,而通常颞叶的问题是由于缺乏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所致……”
其实我是怀疑世德的颞叶必定是有问题的。
“好吧。”他无奈应着。
他一边继续回答问卷,一边已经带我从山上来到湖边公园,却不是平时我们惯常走的绿道和栈道,尽是从未走过的僻静小径。我专注测试与答案记录,并未太多留意环境与道路,直到意识到他仍是不死心,想要在无人处……
无论他如何蓄势待发,我只是拒绝。
说起来,户外做爱是我开启的先河,然后世德食髓知味乐此不疲。当初我们感情太好,相互开发身体几至极限,几乎已经试过房中的所有方式和花样,于是我提出户外。谁知世德竟从未尝试过,反倒令我十分惊奇。他自然是要立刻付诸实践的,我也迫切希望他能体验,于是当晚便跑去附近公园做了实践。
那是一片布满细沙的区域,有如同太上老君丹炉的建筑,西域风格,号称楼兰古国,需要从一个长长的台阶下来,绕过两堵高墙。世德的狩猎本能出来,如同猎人寻找猎物般把整个区域细细环游一遍,观察一遍,最后选了一个三面仅有细栅栏的所谓亭子,上可观星月,四面透风无遮挡。他本想选择沙地,但我不想弄得满鞋细沙,而且如果有人过来我们无法提前看到,反而是这个亭子,虽然四面皆可来人,但反而视野开阔,四周尽收眼底,若有人来可以提早发觉。
于是便选择在这里。
我一边悠然仰望着月亮,长长叹息,半回头问世德道,“你不觉得在室外很美吗,还可以看月亮。”
他早已答不出话来,被快感完全湮没。
此后他便爱上户外,我们又来这里数次,也曾在他公寓的停车场和楼梯间。越紧张,越刺激,我才渐渐总结出一些以往不知道的东西。
以往屈指可数的户外体验之所以会令我格外喜欢,原来是因为只有这时的高度紧张才能迫使我专注,专注才能投入,投入才能体验到强烈的快感。然而与世德在一起,全情投入从不是障碍,反而户外更多变成对他的顺从,家里无疑更无所顾忌和纵情尽兴。
今天他有点不达目的不罢休,他的不断纠缠令我厌烦,几次想要冷下脸来,却又不想使得测试半途而废,只得耐着性子对他好言相劝。我指指四下的人,哄劝等下回去再说,他却不依不饶。
这时,我突然兴起一种强烈的感觉——他不想让我去他那儿。
联想起他最初对见面的迟疑与推托,到我提出外面见时他的爽快应允,以及从开始到现在他不断想在户外……,并且执着地不住纠缠,一刻也不能等,好像没有以后一般,加深了我的感觉。但我顾不上一探究竟,依旧注意力集中在让他答题上。
终于答题完毕,结果一如我的揣测与担忧。
依照测试结果,世德的大脑某些部分果然不很“正常”——或者按照丹尼尔·亚蒙博士的说法,是“虚弱的脑部位”,他的大脑抑郁、偏执、易有宗教倾向。
我如释重负,建议说,“去做一个详细的脑部扫描检查吧,进一步确定下。”
他却对此不屑一顾嗤之以鼻,“一套测试而已,怎么可能准确,也不可能是科学。”
我不打算被他带偏,说道,“是不是科学我和你说了都不算,所以与其争论这个不如你去医院检查。医院总归科学了吧?”
他一时无言以对,然后带着明显的含糊其辞与敷衍说,“我先看看这本书,看完再说。”
“既然你已经先入为主认为不科学了,又何必看?直接去医院做脑部扫描比较直接有效。”
他不说话。
“你为什么不愿意去?”我问。
是他不愿面对与讳疾忌医?并不像是后者,他通常对自己的健康十分关注,会定期体检不说,有不适也会主动去医院,并不像我这样多少年没有体检过,十分不愿去医院。那么就是不愿面对咯?想想倒也符合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