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难道不该娘说开花就开花?
大夫人大有极力撮合我和三少爷的意思,我能领会到。可是世上之事,有得必有失,嫁入像温家这样的高门,必要牺牲许多代价。
我不愿意,目前尚且不能把取消婚约签订契书的打算说出去,只能见机行事。
素秋说的那些话,反而使我暗自觉得温家三少爷不是个好对付的人。
协议取消婚约的事,从灵霄盗药级别的难度一路升级到挖玉帝眼珠的难度级别。
回到暖阁后,我是东西南北、上下左右周密地看了又看,想从陈设里摸索出点暖阁前主人的脾性。
可这里留存着三少爷的东西并不多。除了几本已经看到如豆腐渣子般经不起一提的兵书外,只有一副装裱的大字,写的是孔明先生的“不在寡众”四字,字形汪洋恣肆,豪放不羁,章印盖的是“温敬元”。
对着“不在寡众”四字看到脖子发酸,索性梳洗后一头扎进被窝里。
我大约是要辜负大夫人美意,与其铁树开花,不如好好想想怎么“挖玉帝眼珠子”吧。
第二天一大早,温府上上下下,没有不早起的。温家亲友亦早早聚集在温府各院,连平日静悄悄的晓翠苑也挤满了人,当中有些生面孔,大多是朝廷官员,以迎温将军凯旋之名借机结识温家三少爷。
因温将军家书中多次提到不可铺张浪费,所以温家只在正门外换了几盏新制的大红灯笼。
整座大院各处揭地皮似的打扫,连正门石狮的眼皮褶子里也擦不出一粒灰。
城里的老百姓知道温将军今日凯旋,自发挂灯敲锣,点炮开市,从九门到长安街的温府,铺了长长的百米红布。
所用的布料是京中百姓们各家各户出的,一块块缝制到一起,拼接成了百家红布。足见温将军在百姓心目中的地位之高。
末时三刻,温将军麾下两员先锋兵驾马至温府,黄荣引到老太太院中看茶谢赏。继而通知各院,各院中人至正门迎接。
门外已经聚集了许多老百姓,百米红布两侧外站得是水泄不通,摩肩接踵,盛况比元宵花灯会的人潮还夸张。
素秋与我随在大夫人身后,大夫人前头是年事已高的温老太太,身旁是大少爷、年氏两夫妇,大少爷膝上坐着一个粉雕玉琢的小娃娃,模样乖巧可爱。
各院夫人的妆面打扮均是花了心思,用自己的血抄写经书的狠人二夫人略胜一筹。人潮望不到头,只能远远听见不间断的爆竹声。
等了许久,终于,远处骤时爆竹惊天,人人探望着,百姓口口相传道“温将军至九门啦”,消息一路从九门街头传到温府。
出行的避道锣声夹杂在爆竹声、百姓欢呼声、欢笑声之中。
温老太太满头霜发却老而矫健,无需人搀扶,自己拄着拐棍从紫檀屏背椅上站起,周围人纷纷向她道贺,温老太太红光满面,一一含笑点头。
儿子是赫赫战功的大将军,女儿是伺奉君侧的舒妃,人人皆道温老太太福寿双全,生养了一对好儿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