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笔下文学 www.xbxwx.in,最快更新刀尖上的大唐最新章节!

    战争打到天佑年间,与十多年前是大不相同。

    首先是规模越打越大。

    早年李克用造反,一二万兵就敢胡闹。再早些庞勋起义时才几千人。十几年前的大顺年间,晋王几万兵,敢多线操作。卢龙李匡威,三四万兵就敢杀到河东去摸独眼龙的屁股。李茂贞靠二三万人可以横行关中,同时还能压着吐蕃欺负,没事总去吐蕃部落抢人抢钱。

    如今呢?

    辽王与梁王双方对峙的战兵就奔着二十万去了。

    稍早几次梁军打晋阳,梁兵总兵力也都十万不止。

    其次,是越打越谨慎。

    比如李克用取卢龙那次,有刘仁恭在前带路,他几万人就敢进幽州冒险。

    如今呢?梁王西征、南征,哪怕中原一马平川,哪怕梁军主力外出不在老巢,辽王分明人多马更多,愣是看了几年都不敢长驱直入。为什么?就是怕被梁军来个关门打狗。

    梁王自己都越打越小心。这次南征,数万大军在淮南都不敢深入,稍遇挫折扭头就撤,绝不留恋。

    道理很简单。相比于汴州,辽王家底薄,若一不小心崴了泥,十有八九直接凉凉,翻身的机会都不会有。梁王家底厚些,可惜因为地理缺陷,一旦遭受大败,同样后果不堪设想。

    此时此刻,不论对于辽王还是梁王,甚至是惨胜都无法接受。

    天下,可不只有他们两个藩镇。

    辽王面临塞北的压力。

    梁王是中原四战之地。

    不到万不得已,这两位哥是既不能弄险,更不能硬拼。

    大唐在这方面的教训非常深刻。

    闻名遐迩的香积寺之战就是反面典型中的典型。

    至德二年即西历七五七年,那是安史之乱的第三个年头。

    时安禄山已死,叛军内部不稳,唐军在河北、河东进展顺利。本来完全可以以势压人,先取河北,再席卷而下,将叛军在河南、关中一网成擒,干净利落地解决问题。如此一来,肯定就不会有后面藩镇割据这样的糟心事,大唐,也不至于一场内乱闹上八九年,搞得元气大伤。

    可惜李亨那蠢猪做贼心虚,急于收复两京,硬以儿子李俶为帅,郭子仪为副帅,匆匆忙忙在关中寻求安史主力决战。

    彼时唐军安西、北庭、陇右、河西、朔方诸镇精兵十一万,助战蕃兵四万,对面是安庆绪的十一万叛军主力。

    一边是急于求成的唐军,一边是背水一战的叛军,在长安城南香积寺附近,两军血战一日,唐军斩敌六万、俘获二万,安庆绪仅以二万余残兵败走,唐军的代价则是七万精兵战死。

    大唐盛时,边军主力总共也就五十万左右,这一把带走了十三万,算上前两年的损失,精兵几乎亡尽。

    天宝时,吐蕃本已颓势尽显,回鹘不过大唐羽翼下一杂胡,哪怕安史乱起,周边的胡儿也没敢立刻造次。

    何也?边军精锐尚在。

    正因李亨这蠢猪执意死磕,致唐军精锐尽丧,虽惨胜却无力进取,完全是欲速不达的榜样。

    四万番兵在此战中坐山观虎斗,直至安庆绪败局已定才踹了一脚。因唐军损失惨重,对这些蕃兵的控制也就有些不利,这帮混蛋在后面更是掳掠奋力作战划水。唐军竹篮打水一场空,两头不落好,安史之乱断续又拖了六年,大唐实力大损,威信扫地,河西、西域陆续陷于吐蕃,回鹘也敢骑在大唐头上拉屎了。

    此等惨胜,完全得不偿失。

    前鉴不远,李可汗与朱三哥才不学李亨那蠢猪。

    对峙以来,两军每日只以游骑往来试探,主力则稳如老狗。

    唯一一次较大规模接触是十二月下旬。

    当时,梁军万余突然向乐寿逼近。

    乐寿是瀛州最南一县,辽王立刻大军迎上。

    梁军万余,辽军则以二万骑顶上。

    两军摆开阵势,在寒风中干瞪眼看了半天,最后谁也没有发动进攻。

    梁军没信心打破辽军二万骑,辽王更不愿拿精锐骑兵跟鸭腿子步兵拼消耗。

    自日中至日暮,两军各自回营。

    这就是两军最大的一次接触。

    此后,辽王一面加紧战场侦察,一边要求郑守义、刘守光向他靠拢。

    郑哥遂将银枪军调来新乐接防,毅勇军移防无极与深泽。这里紧贴深州,突袭梁军背后更加便当。

    东线刘守光则移兵至弓高、安陵驻扎,与冀州梁军相望。

    梁军主帅仍是李思安,梁王本人还在大梁。

    面对河北这帮刺头,朱三哥从没想过快刀斩乱麻。

    打卢龙,打义昌,在梁王心里都没有收拾魏博来的重要。他不可能跨过魏博吞卢龙,而只要不能彻底吞并魏博,哪怕弄死了李可汗,放谁去做卢龙大帅的结果都差不多,早晚是个反。

    所以,打义昌是借口,目的还在取魏博。

    当然,若能顺手削弱一下卢龙也很必要。这李可汗已能拉出十万兵,不砍他几条腿这还得了?卢龙在南边有奸细刺探军情,幽州也有不少梁王的探子,对李可汗的家底,朱三哥不说如数家珍也知道个七七八八。

    梁王难呐。

    东西南北全是事,很多时候真是有心无力。

    还好,淄青平定,东边彻底完满。西边李茂贞一来离得远,再来也确实不行了。主要麻烦如今就剩下南边杨行密和北边的李崇文。

    嗯,李克用早就不在三哥眼里了。

    听说这厮如今身体不大好,认了那么多义子,还一个比一个能耐,哪天独眼龙一蹬腿,还不得闹翻天?

    哦,杨行密好像快死了。据说九月么十月就下不来床,最近有很久没有公开露头,说不定已经升天了?嘿嘿,杨行密那厮是儿子不成器,当这老小子一咽气,嘿,淮南也有好戏看喽。

    嗯,李可汗有个好弟弟,儿子又小……呃……这厮还年轻,一时怕死不了。

    他妈地。

    嘴角刚刚勾起一点笑意,三哥就顿觉心如刀绞。

    人家是一屁股屎,他老朱又好到哪里去?

    长子友裕文武全才,年纪亦长,哪怕比不得太宗这等雄主,至少也是个李建成吧?镇住下面这些骄兵悍将不成问题,做个守成之君绰绰有余。本来,有这个儿子在,哪怕他老朱走早了,儿子也能再接再厉,将朱家发扬光大。

    可是,可是儿子突然就死了!

    老天是跟爷爷玩闹么?

    去年他老朱从关中走的时候,儿子还好好的,怎么转眼就没了?

    听说儿子突然病故,简直是晴天霹雳。

    梁王儿子是不少,但成器的就这一个。

    友裕没了,那爷爷这么折腾是为谁辛苦为谁忙?

    专门派人查问数月,回报都说是在军中突然染疾而死。尸体他老朱也亲自看了,没伤,没毒,只是瘦骨嶙峋。

    最近老朱家死人有点猛啊。

    友宁殁在淄青,友伦击鞠坠马而亡,友裕这又病故。

    几个靠谱的子侄,一个接一个都死了?

    这算什么?

    蒋玄晖那几个蠢货,当初杀皇帝就他跳得欢,这阵子还天天鼓捣给自己封魏王、加九锡、搞禅位。封个锤子加个屁呀,还他妈禅位,就剩下的这几个儿子,哪个接得住?

    鼓动爷爷谋朝篡位,居心何在啊?

    梁王查得明白,昭宗发出号召天下讨汴州的诏书,就是在长安来洛阳的路上。而这一路负责监督,哦不,负责陪伴先帝的,不就是蒋玄晖么?

    弄死昭宗也是这王八蛋跳得最高!

    如今这个局面,急吼吼地弄死先帝,有必要么?

    他蒋玄晖是初出茅庐的愣小子?

    这厮,真的忠心么?

    还是别有所图?

    越想越气的梁王抓起案上的公文、笔砚往地上一摔,怒道:“去,蒋玄晖、柳璨、张廷范皆赐死。”

    此时坐在堂中的是敬翔、李振两位智囊。

    今日一早,梁王把他们叫来,然后到了也没话说...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