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了一圈的田教授回到了讲台上,而慕景池也走了下去,在靠近门一侧的最前排找了个位置坐下。
    然后拿出笔记本准备认真听课。
    慕景池听课自然是和学生所关注的点不一样,学生是为了学习知识,而他是为了学习教育授课方式。
    “我叫田波,你们可以称呼我田老师。”
    田教授拿起讲台上的粉笔,在黑板上写下自己的名字,口中开讲。
    “他是我的助教,慕景池。”
    田教授又一指慕景池,于是慕景池立马站起来,转身和这些上课的同学打招呼。
    “《材料科学基础》不要看它上面说的是基础二字,但基础才是最为重要的,所以你们务必要重视。”
    “如果有什么不清楚的、不懂的,可以去教学楼找我或者慕老师。”
    “现在,正式上课。”
    田教授没有玩活跃气氛的开场白,直接便进入了教学模式。
    他是老一辈的人,没有以幽默作为开场白的习惯,况且现场的气氛也不适合。
    这本就是一个十分严肃的学习教室,不是演讲,也不是脱口秀节目。
    授课最为重要。
    这是一间大教室,戴上麦克风的田教授话语能够传到整个教室的每一处角落。
    从绪论开始讲起,这一部分仅仅只是一掠而过,后续的晶体学基础才是这一堂课的基础,在这里田教授缓下了自己讲课的节奏,对于细节也着重的强调。
    慕景池看着田教授讲课,对比自己所做的PPT,心中暗自点头,授课和学习还真的是不一样。
    以他的水平看过去,有些知识点可以直接点到为止,但田教授却讲解的十分细致。
    而且田教授并不完全按照教材的节奏走,时而会跳到后面的知识点,将前后两者串联起来。
    而有些知识在慕景池觉得要详细讲解的时候,田教授却是并不点出来,反而开始控场起来。
    将有关的知识放开,让同学自己分析,然后举手发言。
    是的,在华清课堂上,还有举手发言这一点。
    慕景池知道,这就是田教授口中的启发式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非常有作用,属于知识发散型教育,对将来的科研很有好处,开拓学生的思维。
    不知不觉,时间快速的流逝。
    伴随着铃声响起,田教授的授课话语一顿,然后转身在黑板上用粉笔开始作画,作出了几个复杂的晶胞图。
    在这个晶胞图的下方,则是一道道的习题。
    1、用解析法求图中的晶向指数。
    2、按解析几何证明立方晶系的【hkl】方向垂直于【hkl】面。
    3、用解析法验证各晶带大圆上的极点确系共晶带,并求出晶带轴。
    4、计算立方晶体中指数不大于3的低指数晶面的晶面距d和低指数晶向长度L。
    5、分别用晶面夹角公式及几何法推导六方晶体中(101-2)面和(1-012)面的夹角公式。
    6、利用上题所得公式具体计算Zn(ca=1.86),Mg(ca=1.62)和Ti(ca=1.59)3种金属(101-2)面和(1-012)面的夹角。
    7、推导菱方晶体在菱方轴下的点阵常数aR和αR和在六方轴下的点阵常数aH,cH之间的换算公式。
    8、已知α-AL2O3的点阵常数为aR=5.12A,αR=55o17,求它在六方轴下的点阵常数aH和cH。
    等等,还有一连串。
    这些就是课后作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