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第三九三章 东望青岛 (三)
与蒋介石兴高采烈地回官邸休息不同,28日这一夜,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寺内寿一大将没有合眼,在作战室里呆了一夜,眼睛都快把地图给盯穿了。
当夜,寺内寿一大将采取了几个措施,一是严令驻沧县、德县、济南、泰安的日军高度戒备,据城死守,没有命令不得向鲁中增援。二是命令高密、胶县驻军严密防守,注意接应青岛守备队和山东自治联军撤退部队。三是命令青岛、即墨留守部队提高警惕,发现敌情迅速报告。四是要求第二军与青岛守备队保持联系,督促其加快撤军速度,尽快返回青岛。如困难较大,返回高密一线固守也可。
此时,高密、胶县、即墨县城均为日伪军控制,而且接到第二军电报后均报告没有发现敌情。第二军及时将这一情况向寺内寿一大将做了报告,寺内寿一大将这才略微放心一点,因为这个时候他最怕刘一民这个不按常理出牌的家伙趁势奔袭青岛,那里可是皇军的重要基地,不但囤积有大批军火物资,还有大日本帝国的金融资本,一旦青岛有失,那责任就大了去了。
由于高密、胶县、即墨没有敌情,寺内寿一大将对青岛的情况查的稍微松了一点,晚上八点、九点连续两次接到青岛守军无敌情的报告后,寺内寿一大将就没有再过问,只是叮嘱他们加强防守。
唯一让寺内寿一大将不放心的就是大岛大佐率领的青岛守备队和张宗援的山东自治联军。大岛大佐接到撤退命令后曾发回电报,报告马上执行,随后又报告一次在潍河公路桥遭遇原来阻击袭扰的小股土八路阻击,决心占领公路桥后快速撤退。接下来有两个多小时联系中断,等恢复联系时,大岛大佐报告张宗援的自治联军陷入了八路军包围圈,自己率领青岛守备队已经全部撤出,正向青岛快速撤退。部队连续行军,疲惫不堪,已出现掉队,现不得不短暂休整,计划休息一个小时后继续出发,返回青岛。
寺内寿一接到第二军转报的大岛大佐报告后,心里盘算了一下,刘一民教导师连续作战,解决完第八师团又解决张宗援的山东自治联军,就是个铁人他也得休整一下。何况青岛距离坊子300多里路,铁路不通,刘一民部队就是想连续奔袭青岛,那也得两天时间才能到达。只是大岛部距离刘一民部队太近,万一出个意外就麻烦了,就严令大岛大佐只准休息半个小时,迅速返回青岛,如果部队实在太累,最起码也要撤回胶县县城固守。
直到天快明时,大岛大佐报告说正向高密前进,估计早上能到高密吃早饭,寺内寿一大将才真正放下心来,开始思考如何应付当前的战局了。
要是没有这个可恶的刘一民,现在的战场形势对日军来说,那是好的不能再好。虽然徐州会战放跑了蒋介石第五战区主力部队,但毕竟完成了打通津浦路、实现华中方面军和华北方面军会师的战略任务,扩大了皇军占领区,压缩了蒋介石的生存空间,从天皇到日本普通民众无不欢欣鼓舞。特别是寺内寿一大将奇兵突出,一举摧毁八路军飞机场和兵工基地,更是让日本民众恢复了对华北方面军的信任。报纸、电台天天鼓噪,直把寺内寿一大将吹捧成了天上没有地上缺的绝世名将。一些无知少女还天天到寺内伯爵府邸门口聚集,天天盼望寺内寿一大将什么时候偶然回到日本,好让她们有一个与伯爵相会、奉献玉体的机会。
寺内寿一大将很会造势,利用这种机会又对记者发表谈话,掩盖香月清思抗命真相,称被包围在豫东兰封一线的第十四师团钓住了蒋介石第一战区主力,中国军队欲攻不得、欲罢不能,陷入了泥淖,只等皇军大军一到,中国的两条交通动脉陇海路和平汉路都将被皇军控制,富饶的中原将成为大日本帝国的屯垦场。而且皇军主力将乘势突击,直下武汉,迫使蒋介石政权投降,基本结束中国战事。
这一切本来都可能实现,但现在,唉,可恶的刘一民,把一切都给搅乱了。
现在豫东战事进展顺利,中国军队已经停止了对土肥原部的攻击,估计他们已经看出了即将被包围的形势,可是看出有什么用?现在十四师团得到了二十七师团的补充,坦克有油,重炮弹药充足,开封就像一枚熟透了的桃子等着十四师团去摘呢!
现在的情况让寺内寿一大将陷入了两难,他已经清楚八路军的一系列攻击行动是为了掩护刘一民解决第八师团,刘一民解决第八师团是为了拖住皇军在豫东的进攻步伐,挽救即将崩溃的豫东国军部队。
一想到这个问题,寺内寿一就觉得奇怪,这共产党、八路军什么时候与国民党变的这么友好了,南北两个战场简直配合默契,好像是一个人在指挥一样。难道共产党忘了他们同国民党的血海深仇了么?
特别是这个刘一民,简直成了中国方面的救火队,哪里有危险他都会插上一手,而且总是打在皇军的要害处,让人痛彻骨髓,不得不回兵救援。天津是这样,冀中是这样,现在鲁中也是这样,该死的刘一民,铁了心的帮蒋介石,难道送你一个女人就有这么大的魅力么?
寺内寿一大将想来想去,觉得不能让刘一民牵着鼻子走,他让皇军在哪里停止进攻就得停止进攻,那大日本陆军干脆让他指挥算了。一想到这个事,寺内寿一就觉得气结。刘一民没有出现之前,皇军在中国那是随心所欲,想打哪里就打哪里,想打到哪里就打到哪里,一切由自己说了算。现在倒好,费尽心机制定的作战计划,总是执行中间出岔子,这样下去还了得?
不能就这样葬送豫东战场的大好形势,十四师团今天加把劲就可以破围而出、直下开封。其它几个师团行动略微快点,就可以将蒋介石第一战区主力部队包围在商丘到郑州中间的平原地带,这么好的战机千载难逢!至于刘一民,暂时不理他,济南有一0八师团守着,刘一民有本事就让他来攻攻试试,我看他还是老老实实休整补充部队吧,第八师团不是那么好啃的,他的部队也必然伤筋动骨了。青岛方向也好办,只要青岛守备队撤回去,再让第四舰队返回青岛,有强大的海军支援,青岛也没有问题。
倒是大本营对第八师团的反应现在还不知道,天皇会不会相信是由于香月清思抗命才导致第八师团玉碎的说法,现在还不知道。得摧一下东久尔宫捻彦王中将,他夫人昨天晚上进步了宫,那今天一大早是应该能去的,可别耽误了时间,让良子皇后没机会对天皇说。
寺内寿一拖着疲惫的身子,亲自去给东久尔宫捻彦王中将发了绝密电报,要他赶紧催促夫人行动,晚了会出现变故的。
发完电报,寺内寿一大将见天色微明,就命令北平机场的飞机出动,仔细搜索侦查潍县周围战场,如果遇到溃散的皇军小部队,要提供空中掩护,护送部队向济南撤退。
然后,寺内寿一大将又严令豫东各部队加速前进,合围蒋介石部队主力。
做完这一切,寺内寿一大将才回卧室稍微休息了一会儿。
裕仁天皇是早上进膳的时候知道第八师团玉碎的消息的。
这日本的天皇制度虽然是一种落后的政治制度,不过明治维新后日本人一心西化,连皇室也受影响。裕仁天皇和良子皇后不管怎么说,也算得上青梅竹马的恩爱夫妻了,所以两口子基本上是同吃同睡的。
早上进膳时,良子皇后的亲戚来了,也就是东久尔宫捻彦王中将的夫人、良子皇后的婶婶进宫请见了。
裕仁天皇开始没介意,皇后毕竟是一国之母,她有她的权力和地位,有些事情她是完全可以做主的。不料良子皇后很快回到了裕仁天皇的身边,脸上还明显挂着泪痕。
裕仁天皇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慌忙抚慰。这一抚慰,良子皇后忍不住了,哭着把香月清思中将抗命不遵,导致第十四师团在豫东被围,遭受重大损失,而且导致第八师团、独立混成第三旅团集体玉碎,前田利为中将、佐佐木到一中将为国捐躯。
裕仁天皇一听,当时就傻了一样,连御箸掉到地板上都没发觉,嘴里喃喃自语“奇耻大辱,奇耻大辱!”
良子皇后一看,生怕丈夫一口气上不来,真的吓傻了,喊来女官,又是捶背,又是抚胸,忙乎了半天,才让裕仁天皇缓过劲来。
缓过劲来的裕仁天皇,眼睛阴森森的,一声不吭。
良子皇后看不是办法,让把早膳撤下去,扶着裕仁天皇回到了寝宫,歇息了片刻,裕仁天皇才张口说道:“我早就说过,问题不在于我们干了什么,关键是世界各国如何看待。现在好了,一个常设师团玉碎了,欧美各国会看不起大日本的,他们一定会笑话大日本陆军是三流部队的。”
良子皇后一听,原来丈夫不是心疼死了那么多精锐士兵,不是要追究谁的责任,而是怕面子受损,心里就觉得天皇就是天皇,看问题比一般的大臣将军深远多了,忙劝慰说两国征战,部队玉碎很正常,只要能再打个大胜仗,什么事情都掩盖了。就像皇宫的屋顶上有了灰尘,显得不漂亮了,一场大雨过后,马上就干干净净的,好象新的一样。世人哪里知道屋顶上曾经落过灰尘呢?
还是良子皇后会劝人,裕仁天皇的心境马上好转了,传令召开御前会议,商讨支那战事。
心情稍微好转了一点的裕仁天皇,在会上听取了参谋总长闲院宫载仁亲王和陆相杉杉元关于徐州会战后期作战计划的报告,询问了第八师团、独立混成第三旅团、独立混成第六旅团、独立混成第十旅团玉碎经过,下令对战死的前田利为中将、佐佐木到一中将进行抚恤表彰,追赠前田利为中将陆军大将衔。
裕仁天皇没有过多追究闲院宫载仁亲王、杉杉元、寺内寿一等人的责任,只是命令第一军司令官香月清思中将剖腹谢罪,任命梅津美治郎中将任第一军司令官。
不料,天皇命令香月清思中将剖腹谢罪引起了闲院宫载仁亲王和陆相杉杉元的不满。两个人一起磕头不止,称香月清思中将战功显著,此次是无心之失,其本意也是攻占开封,拿下中原大地,目的是为天皇建功立业。前次让板垣征四郎中将剖腹谢罪,就引起了前线将领的疑惧,使帝国损失了一名能征善战的名将,中了支那人的诡计,此次万万不可重蹈覆辙,让支那人再狂欢不已。再说,第八师团玉碎虽然与香月清思中将抗命有关,但没有直接关系。假若前田利为中将能够当机立断,第八师团完全有机会脱离战场,到昌乐县城固守,那样的话,不要说是刘一民教导师了,就是中国军队调集五十万大军,也奈何不了第八师团。特别是佐佐木到一中将,对敌情茫然无知,连支那军队的意图都搞不清楚,一味求援,导致第八师团救援玉碎。因此,从根子上说,佐佐木到一中将是导致第八师团玉碎的诱因,刘一民教导师是导致第八师团玉碎的罪魁祸首,最应该受惩罚的是支那流氓无赖刘一民,其次是佐佐木到一中将,最后才是香月清思中将。
裕仁天皇哪里知道,闲院宫载仁亲王和杉杉元并不是和香月清思中将有多少近味,他们为香月清思中将求情实际上是为自己求情。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