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平定剿抚下,只剩三万余人,已无招架之力。
段颎的想法很简单,杀光!杀光羌人就不会再反了。
汉灵帝建宁元年二月,段颎带着一万余人,带上了十五日粮食,长途奔袭,在逢义山大败东羌人,斩首八千,东羌人基本被击溃。
段颎没有停下手中的刀,继续追击,在射虎谷,段颎对东羌人进行了最后的屠杀,一万九千名羌人死于射虎谷。
至此,后汉镇压了羌人的第三次反抗。
但长达近百年的汉、羌战争,耗资之巨,影响之深,直接拖垮了后汉这个巨人。”
高何奇听了乐熹的叙说,钦佩道:“我不过只是知道一个大概。还是乐熹先生深明究里,学问做得精到。”
乐熹继续说道:“当时,朝野上下流传着一首民谣:
小麦青青大麦枯,
谁当获者妇与姑。
丈人何在西击胡,
吏买马,君具车,
请为诸君鼓咙胡。
这首民谣说的就是当时朝庭西征羌人时的情景。
正是麦子成熟的时节,是骄阳似火的夏日。
小麦青青,大麦已晒得焦枯。农谚说收麦如救火,但是男子都打仗去了,田地里只看见老的少的妇女们在从事收割。
战争吞噬了无数壮丁,兵员严重短缺,于是不但一般百姓,连下级官吏也被征发了。
人们不敢公言,又骨鲠在喉,不能沉默,因此只能作诗‘鼓咙胡’了。
对于段颎其人,应该说是平定羌乱的最大功臣,但世人对其评价却并不太高。
原因之一是段颎平羌的战略思想很暴力,就是以杀止乱;二是段颎本身的高压政策、种族屠杀政策是引起第三次羌乱的主要原因。
段颎因平定羌乱有功,封新丰县侯,采邑万户。
之后他又投靠宦官集团,逮捕太学生,成为党锢之祸的帮凶。
段颎用很多人的血成就了他政治晋升路上的铺垫,将来位列三公也会指日可待。
但我敢断言,此人将来必不得善终!”
果不其然,段颎后来当上了太尉。然辛辛苦苦几十年换来的三公位置,却因为当时的一次日食而遭到下课。
在后汉,天有异相就要拿三公轮流开刀,段颎不幸被吃月亮的天狗拖累。
下课后不久,段颎被政敌参了一本。下狱后,他选择了自杀。当然,这是后话。
马腾道:“这场战争,朝庭有失误,边将有责任。
诚如乐先生所言,原本就是一场不该发生、也无须赢的战争啊!”
“是的。”乐熹说,“汉、羌战争不同于汉、匈战争,羌人其时已经内迁。
从三次反汉战争来看,羌人当时并没有建立政权与汉廷对抗的政治目标,反抗的最主要原因是因为朝庭的民族高压政策。
尤其第三次抗汉高潮,完全是在当时羌事趋于平缓的情况下,段颎为获一己之功,主动挑起事端,企图用屠杀来解决汉、羌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