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被鱼雷击中之前,“足柄”
    号进行了紧急转向,还释放了拖拽式反鱼雷诱饵。
    只是留给“足柄”
    号的时间太短了,从发现鱼雷到被击中还没三分钟。
    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这艘满载排水量超过一万吨的战舰根本来不及加速,也很难进行大范围规避。
    至于拖拽式反鱼雷诱饵,根本没有发挥作用。
    当时,这艘战舰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发出警报,把敌艇的大致方位告诉附近的反潜直升机与反潜巡逻机。
    虽然扶桑海上自卫队一直声称是第三护卫群指挥官大桥平治在最后关头发出警报,但是以当时的情况来看,根本不是这么回事。
    大桥平治大佐做为指挥官,肯定在旗舰“足柄”
    号的司令舰桥内,而作战中心在舰桥下面的舰体内,与司令舰桥隔了几层甲板。
    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大桥平治根本无法赶到作战中心,而且指挥作战的肯定是旗舰的舰长,不会是护卫群的指挥官。
    发出警报的应该是“足柄”
    号的舰长西村太郎二佐,而且很可能是由SQQ-89综合反潜作战系统自动完成,把获取的敌艇信息发送了出去。
    做为扶桑海上自卫队综合作战能力最强的战舰,“足柄”
    号的很多系统都能自动运行。
    在进入战斗状态之后,根本不需要过多的人为干预就能自动完成各项作战任务,包括与附近的作战平台分享信息,为其他作战平台提供支援。
    不管怎么说,在两条重型鱼雷夹攻下,“足柄”
    号的命运已经走到了尽头。
    第一条鱼雷的命中部位在舰体正下方,准确说是在战舰的龙骨下方数米处引爆。
    只是这一条鱼雷,其实就终结了“足柄”
    号。
    海水的密度是空气的上千倍,几乎无法压缩,能够把上百千克高能炸药爆炸产生的能量最大限度的施加到舰体上。
    猛烈的爆炸,将“足柄”
    号抬出了水面,还炸断了龙骨。
    龙骨就是战舰的脊梁,龙骨断了,战舰也差不多完蛋了。
    大概半分钟之后,也就在第一条鱼雷爆炸的余波还在海面上荡漾的时候,第二条鱼雷击中了“足柄”
    号。
    这条鱼雷的命中点是在战舰侧面,以当时的情况看,很有可能是第一条鱼雷爆炸产生的超高水压对第二条鱼雷的定深装置产生了影响,使第二条鱼雷在击中“足柄”
    号之前的航行深度减到了五米,而不是设定的八米。
    如果第二条鱼雷仍然在“足柄”
    号下方引爆,很有可能把“足柄”
    号炸成两截。
    只是击中“足柄”
    号的舰体,并没有让“足柄”
    号的结局变得更好一点。
    在被第二条鱼雷击中后不到一分钟,“足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