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城 (第2页)
华之人以充饥而遽辍者,知其咸酸之外,醇美者有所乏耳。”
“物感”
说
《毛诗大序》:“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礼记乐记》:“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
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
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
陆机《文赋》:“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
刘勰《文心雕龙明诗》:“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
钟嵘《诗品》:“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
“妙悟”
说
“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
“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
——严羽:《沧浪诗话》
“童心”
说
“童心者,真心也。
若以童心为不可,是以真心为不可也。
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
若夫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
人而非真,全不复有初矣。”
——李贽:《焚书》卷三《童心说》
“性灵”
说
袁枚《随园诗话》:“诗者,人之性情也。”
“诗难其真也,有性情而后真”
,“诗者,心之声也,性情所流露者也”
。
“□□”
说
王士禛提倡□□说,要求诗歌“天然澄淡”
、“风□□致”
,“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强调“兴会神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