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笔下文学 www.xbxwx.in,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启德二十五年三月初八日卯时一刻,大殷朝遭受了百年难遇的灾难,汀州府以及汉阳府辖内受灾严重,特别是汀州府,伤亡超过百万之众。而位于地震中心区域的归阳县更是首当其冲,全县大约六十万人中,至少有四十万人受伤,其中好几万人重伤。剩下的二十万人当中,有几万人因为他们的运气好而什么事都没有,而另外的十几万人却在这场百年不遇的大灾难中失去了他们最宝贵的——生命。

    汉阳府的情况稍微好些,但也有几十万人的伤亡,不过让人欣慰的是距离地震中心区域不算远的汉阳县,本来伤亡应该是比较严重的,可令人意外的是,除了死亡几千人之外,受伤的人数居然只有区区几万人,这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一件事情。只有汉阳县的人知道,这一切都是“前世今生”先生的功劳,如果不是他提前发出公告,而且把具体的应对措施都预先公布出来的话,那后果将不堪设想。

    邻近的几个州府都受到了地震波及,不过这些州府比起汀州府以及汉阳府就轻得多了,伤亡一般都是万人以下的,在这种大灾难前,基本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据不完全统计,此次地震截止至今至少死亡四十多万人,轻重伤一百多万人,大约四百余万人受灾。而且因为大地震造成的病痛灾害,使得死亡人数还在持续增长中,每日都有受伤灾民因为得不到医治而死去,同时还有很多灾民因为缺乏粮食而饿死,灾情非常严重。大部份灾民都开始朝没有受灾或是受灾比较轻的州县涌去,因为灾民众多,各种冲撞以及磨擦械斗是不可能避免的,这种情况随着受灾越来越严重,磨擦冲突也逐渐升级,如果灾情不尽快处理的话,一场灾民暴乱是在所难免的了。

    康定县。

    康定县也属于受灾区域,只不过比起其它地方,这里算是比较轻的,房屋也只是倒塌了少部份,伤亡很小。可惜,这只是短暂的,三天后,这里涌来了数以万计的重灾区灾民,这些灾民经历了那场恐怖的地震,再加上饥饿作崇,涌进康定县城后,便发生了几十起冲突事件。冲突原因基本相同,都是为了——粮食。

    这也很容易理解,谁都不想死,那些重灾区逃到这里的灾民,基本都是那种幸运的家伙,毕竟重伤的即便当时逃过一命,事后得不到医治,同样难逃一死,即便是那些轻伤的,也因为得不到医治死去不少。就算不是因伤而死,但那场地震基本毁了一切,他们能逃出来已经是万幸,哪里还能顾及其它?因此,在逃亡中因为饥饿而死的也有不少,毕竟灾民太多,一路上根本很难找到吃的,这样拼老命才赶到康定县城,他们能不抢吗?

    随着涌进来的灾民越来越多,康定县城也达到了暴乱边缘,随处可见的械斗,你抢我我抢你,那些粮店面店之类的更是首当其冲,整个康定县城可用一个字来形容,那就是——乱。

    这让当初一时心软开城门放灾民进来的康定县知县后悔不已,如果当初心硬一些,就不会让康定县城陷入这种随时暴乱的局面了。现在县衙的力量别说维持城内的治安了,就是他们坚守的县衙,都已经摇摇欲坠,随时有被灾民扫平的危险。

    威远县。

    威远县城与康定县城基本差不多,都是轻受灾,唯一不同的是,威远县的知县大人并不像康定县的知县大人一样放灾民进城,反而把城门关得死死的,谁也不准进出。这样做确实让威远县城不陷入暴乱当中,但每天死在城门外的灾民,却让威远县的知县大人心沉甸甸的,因为那不是一个两个,而是成百上千的死,这责任,他逃得了吗?

    还有其它差不多的县城,基本都发生着大同小异的事情,只要是放灾民进去的,无一例外都是引发暴乱。而坚守城门不开的,则每天有成百上千的人在城外死去……

    京城。

    汀州府以及汉阳府那边的情况刚刚反馈到文武百官以及启德皇帝的耳朵里,地震灾难爆发的消息,让京城顿时风起去涌。

    在这个还比较迷信的时代,有人认为地震是“阴阳失衡”所致,与人类,特别是帝王的不作为有直接关系,是上天对人类的一种警告。也有人说地震发生与朝臣弄权、父子不伦,妻妾争宠有关,因为他们代表“阴气”。如果这些人犯上作乱,就会阴气太重,压住阳气,造成天地间失去平衡,所谓“治宫室,饰台榭,内淫乱,犯亲戚,侮父兄,则稼穑不成”便是这个意思。反正在这个时代,除了萧煜之以外,没人了解地震的真正原因,都是毫无科学道理的迷信说法。

    是以,在接收到地震的消息,上至帝王下至文武百官,居然不第一时间作出指示救治灾民,而是把罪责往身上揽,不少朝臣因此而引咎辞职,而启德帝则诏曰:“自古变不虚生,率由人事。朕亲政二十五载,政事有乖,致灾谴见告,地震有声。朕躬修省,文武群臣亦宜协心尽职。朕有阙失,辅臣陈奏毋隐。”认为这不是臣子们的错,乃是他的过失和责任。

    这种微妙的形势下,不少别有用心的家伙都忙着搞阴谋,对这些为了达到自身目的而不择手段的政客而言,这种大灾难根本不是坏事,反而是他们扳倒政敌的一种武器。因此,朝堂上的文武百官出于各种目的,居然没有一个想起那数以百万计的灾民正等待着朝庭的救援,就算有些想到了,但在这种形势下却不敢轻易开口,说到底他们都是些微不足道的一帮人,在朝堂上根本没有他们说话的机会。冒然提出救援灾民的提议,能不能奏效不说,指不定因此而招人忌恨,导致丢官罢爵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直到三天后再次接到灾情报告,知晓再不赶紧处理的话,只怕会引起一场大暴乱,启德帝以及那些忙着引咎辞职的文武百官们才幡然醒悟,赶紧投身于救援灾民的工作中。可等启德帝招来户部尚书问话的时候,却听到了一个大大的坏消息,国库——没钱了。

    要说启德皇帝也算是少有的好皇帝,经常减免地方赋税,出现饥荒以及各种灾害的时候,都不留遗力的拔款振灾。一次两次还好,可他一做就是二十几年,原本充盈的国库被他挥霍贻尽,毕竟年年出大于入,再多的钱也不够啊。不过,之前启德帝只知道国库紧张,却没想到会没钱了,然后听到户部尚书提醒,启德皇帝才苦笑起来。原来,前段时间由于北方羌胡的一些异常动静,使得大殷朝上下一阵紧张,也因此而拔了一笔军款,让本来就已经告急的国库彻底完蛋了。国库没钱了,这段时间户部尚书正头痛到哪里去弄些钱来,没想到钱还没着落呢,这场大灾难就爆发了。

    这下可把启德皇帝给难住了,想要振灾,可国库没钱,怎么振灾啊?虽然他有小金库,但一来这笔银子不多,就算全拿出去也于事无补。二来他身为一国之尊,没点银子防身那成何体统?

    因此,为了振灾的银子,启德帝开始把主意打到文武百官的身上,他毕竟做了二十几年皇帝,深知朝堂上有少文武百官口袋里的银子可比他这个皇帝的小金库还多,如果他们能够拿出一笔银子出来,积少成多,那就是一大笔巨款了,救治这场大灾难应该足够了。是以,启德帝厚着脸下诏,先是讲了一堆大道理,再说到国库如今空虚,灾情又如何迫在眉睫等等。然后再点明主题,希望各位爱卿能够慷慨解囊,救治那些受灾民众,这是功在千秋的善举……

    皇上下诏了,还带头从他的小金库中捐出了二十万两白银,那些文武百官不管是愿意还是不愿意,不管多与少,都得捐上一些。可惜捐款的情况跟启德帝设想的有很大差距,除了世亲王也捐了二十万两白银以外,其它王公大臣没有一个超这个数字。不仅如此,就是上万两的也只是几个人而已,一部份人捐的都是几千两,但大部份都是几百两几十两,甚至几两也有。全部统计起来,也就堪堪突破一百万两,这里面还包括了启德帝的二十万两,这一结果可把启德帝给气坏了,可这又能怎么样呢?总不能发火把那些富得流油的混蛋给抄家吧?尽管气得要死,但银子让得继续凑,既然都给这些文武百官下诏要求捐款了,那干脆就诏告天下,让所有官员都捐款振灾。把这诏书下了之后,启德帝又开始头痛起来,毕竟那个远水救不了近火,等天下官员捐的款都集上来,鬼知道要多久啊?而且看了文武百官的捐款后,启德帝对官员捐款已经不抱多少希望了。

    待那一百万两银子拔出去后,启德帝就思忖着一个问题,要怎么样才能解决这场灾难呢?最重要的是,要把即将产生的暴乱扼杀在萌芽里。

    当然,也并不是一点办法也没有,比如说增收赋税,比如说下诏让地方的商会之...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