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因为在今天早上的早朝,一帮年轻官吏全都上书朝廷,要求对一个多月前犯下谋杀亲夫的凶犯,袁秀英等人处以极刑。
极端的甚至要求朝廷对袁秀英等人施以凌迟之刑。
就算是平和一些的,也是要求朝廷对这些凶犯施以五马分尸,或者腰斩之刑。
总而言之。
就是要让凶犯袁秀英不得好死。
一个民妇居然能让一小半的朝廷官员喊打喊杀,这不是一桩蹊跷事又是什么呢!?
不过发声的都是一些官职较小,年纪比较小的年轻官员,而且大部分都是文官。
但是即便如此,这么多人同时上书朝廷,也引起了不大不小的轰动。
不过不管是朱元璋也好,还是太子朱标也罢,都没有立即给予答复,而是将这些官员的奏折收了上来,继续留中不发。
勤政殿。
朱元璋已经换掉了那一身华贵的龙袍。
朱标看他一身粗布衣衫的装扮,笑着问道,“爹,又要去上元县啊!?”
老朱摇了摇头道,“不一定,你徐伯伯过两天就要返回燕京城了,今日有几个老兄弟约好一起去郊外骑马踏青,若是没有喝多,就去上元县看看你娘亲,但如果喝多了就直接回宫了。”
“儿子明日也去一趟徐府,送一送徐伯伯。”朱标说道。
老朱点点头道,“应该的。”
他正要出门,又扭头看向朱标问道,“今日早朝,你有什么想法没有?!”
朱标知道老朱问的是早朝上那么多官员对袁秀英喊打喊杀的事情。
所以沉吟片刻之后才回答道,“这么多官员突然上书要求诛杀一个女子,而且还不是十恶不赦之人,其中估计有什么蹊跷,所以儿子打算继续留中不发,且看看这些人到底在搞什么鬼再说。”
老朱十分欣慰的点点头。
他最欣赏的就是朱标的沉稳。
别以为朱标在读书人心目中的形象很好。
儒雅,善于纳谏,尊重知识,仁慈
妥妥的明君典范。
相比较自己,那些读书人更希望自己的这个好大儿登基称帝。
但是朱标并没有被这些读书人给蛊惑了,既然坚持自己的一套处事原则。
而且做事十分沉稳,从来不会只用读书人的思维去考虑事情。
一个优秀的统治者最需要的权谋是什么?!
是平衡。
平衡各方势力。
文官集团的势力庞大之后,就要扶持武将和勋贵集团进行打压。
同理,武将跋扈之后,也需要文官集团进行压制。
而且不管是文官集团还是武将和勋贵,也不能任由其拧成一股绳,如果他们团结了,那么皇帝就睡不着觉了。
所以虽然谁都知道党争会极大的消耗国家的实力,但是历朝历代依然党争不断。
就是这个原因。
大明帝国同样如此。
朱元璋统治时期,武将和勋贵的地位在文官之上,不过朱元璋杀起武将勋贵来毫不手软,洪武四大案中有两大案就是专门杀武将和勋贵的,几乎把有些能力的武将都全都给杀完了。
后来建文帝朱允收登基称帝,文臣就爬到了武将的头上,但是一场靖难之役不但将建文帝的皇位给推翻了,也让本来崛起的文官势力再一次给打压下去。
后来明成祖朱棣、明仁宗朱高炽、明宣宗朱瞻基祖孙三人都不是昏庸之君,所以也能很好的平衡文臣和武将势力。
不过到了明宣宗朱瞻基的时候,文官集团已经逐步站了上风了。
所以朱瞻基就为大明帝国增加了一个新的党争选手——宦官。
大明帝国为什么会出现宦官争权?!
就是从朱瞻基为宦官们成立内学堂,让宦官们识文断字,也为宦官拥有“批红权力埋下了伏笔。
那么朱瞻基难道不知道宦官专权会给朝廷带来不小的麻烦?!
他当然知道,
但是他为什么会这么做呢?!
就是因为到了明宣宗统治时期,武将和勋贵们已经开始堕落了,没办法和文官集团进行抗衡了。
所以为了平衡朝堂,为了让文官集团多一个敌人,他才开始培养宦官集团的。
效果果然十分明显。
从此之后,大明朝的政治格局就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
时间过得很快。
一眨眼,10天的时间就过去了。
过去的10天时间里,大明帝国依然像一...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