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午后,阳光灿烂,李笠坐在窗边,看着案上摆着的一排长颈玻璃瓶。
这长颈玻璃瓶带着木瓶塞,其外观,看上去就和后世啤酒瓶差不多,只不过玻璃透明,而不是深绿色。
玻璃杯中,盛着颜色不同的液体,都是酒。
分别为目前常见的浊酒、绿酒、黄酒、葡萄酒,以及新颖的“白酒”。
白酒无色透明,故而得名,和这个时代的其他酒类不同,白酒并不是酿造酒,而是蒸馏酒。
这个时代常见的酒,酒劲很小,用后世的话说,就是“度数低”,所以常有牛人一日喝酒数斛而不醉。
李笠仔细调查过,发现这个时代常见的酒,类似于后世的酒精饮料,或者啤酒。
蒸馏酒很少见,不过蒸馏器倒是已经有了,只是常被炼丹术士用于提取各类“精华”,似乎没人用来提升“酒劲”。
不懂酿酒的李笠,知道蒸馏酒的概念,也知道什么是蒸馏,于是请了许多酒匠,不停的摸索,终于摸索出可行的蒸馏工艺。
以此作为摇钱树。
酿造酒的酒精浓度较低,而白酒的酒精浓度较高,给人的口感截然不同,且酒劲很猛,让人喝过之后难以忘怀。
根据李笠亲自给出的定义,这就是“高度酒”。
因为白酒酒劲很猛,其他酒都比不过,且酒劲的“度数”又分高低,故而合适不同酒量的酒徒,一经推出,广受欢迎,供不应求。
于是,寒山城里最受欢迎的“特供商品”,就是这种本地出品的“烈酒”。
其中,酒精浓度极高、据说都能直接点燃的“烧酒”,更是成为不良奸商盈利的宝贝。
他们用这种烈酒来勾兑,一坛烈酒可以勾兑出数坛“低度酒”,再拿出去销售,获利不菲。
于是,在酒精利益的双重驱动下,对于白酒以及烧酒的疯狂抢购,导致市面上所有商家都很难有现货。
能够稳定购买白酒(含烧酒)的特供商家,成了奸商们利益来源的保障,于是,高价收购兑换券,就成了奸商们获取暴利的唯一途径。
市面上获取兑换券的途径只有一个,那就是公廨:公廨将一定数额的兑换券,折做俸禄发放给官吏们。
现在,因为兑换券和烈酒画上了等号,出征、临战常以酒提气的军人,也开始痴迷兑换券。
军府顺应“军心”,开始以兑换券替代部分军饷进行发放,此举大受欢迎。
加上酿酒作场故意控制烈酒的投放量,人为制造供需矛盾,进一步刺激奸商们对兑换券的“高价收购”。
一番操作下,击鼓传花的游戏愈发热闹,参与游戏的人越来越多,人人都觉得自己能在鼓声结束前把花传递出去。
所以要趁着行情看涨,利用兑换券多买烈酒,以此赚钱。
李笠掌握着酿酒技术,也控制着烈酒的产能,所以,有信心把这个游戏维持下去。
但是,酿酒需要消耗大量粮食,粮食暂时无法自给自足的徐州,需要外购粮食,来养活脱产军人、工商业者。
外购粮食的份额,终究不能无限制提升。
在这种情况下,把宝贵的粮食分出来酿酒(制酒),风险还是不小的。
这一点,但凡有些见识的人都能看出来,于是,对烈酒的抢购愈发疯狂。
这也是击鼓游戏的一部分游戏内容,谁都知道鼓声会停,却都觉得自己不会那么倒霉,所以,要趁着兑换券还有信誉,尽可能多囤积烈酒。
没错,奸商们现在开始大量囤积烈酒,而不是立刻转卖。
这些奸商自己也在控制烈酒流向市面的数量,以此哄抬酒价。
他们越是哄抬酒价,兑换券就越炙手可热,李笠不需要干预什么,“市场”自己就把兑换券的价值抬高了。
对此,李笠不觉得意外,因为在另一个地方,此情此景已经上演了一次。
现在的梁国,能买到烈酒的地方就只有两处,一处是饶州鄱阳,一处是徐州寒山。
鄱阳的烈酒,被整个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奸商疯狂抢购,而寒山的烈酒,一定会被两淮地区的奸商疯狂抢购。
李笠将盛着各类酒的瓶子放入专用木架上,刚坐下,祖珽在外候见。
。。。。。。
阳光依旧灿烂,李笠在书房里,听祖珽讲起齐国神武皇帝高欢的一些往事。
高欢出身微寒,为怀朔镇的一个破落兵户,很穷,没有前途可言。
结果,高欢某日在城头站岗放哨时,被路过的富家女郎娄氏看中了,而且是一见钟情。...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