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证实了自己的火箭可以实用了,方炎也很高兴,虽然看着内容,但是自己动手做的时候还是遇到了不少的麻烦,而且整个过程还是非常凶险的,不过最终的火药装量还是定下来了,既能保证安全又能最大程度发挥火箭的威力。方炎准备批量生产的时候,再把这个火药装填量给定下来,定装火药可以避免很多实际操作中的问题,现在还只是初步摸索阶段,还有很多地方可以改进的,而要把这些火箭投入到投入到实际使用中还有一段距离,至少还得训练出一批正确操作火箭的士卒来。 火箭被呈到了李世民那里,李世民自然是高兴的批准了方炎的请求,让炼器坊开始按照方炎的要求批量生产了,只不过这火箭制作颇为精细,稍有误差就会准头大失,而且完全是手工制作的,一个工匠一天下来也只能生产一根火箭,不过方炎也清楚,火箭在原先的历史上一直地位都非常的尴尬,哪怕是更为先进的火枪,很长一段时间在战争中的地位都很尴尬。 虽然各种原始的火铳、火箭、震天雷在宋朝的时候就被发明出来了,也被使用到了军事中,但是其地位一直都是军中辅助使用的,主兵器依然是冷兵器,导致这种现象出现是多方面的,初期的火器安全性不能保障,直至明末的三眼火铳,安全性一直困扰火器发展的瓶颈,开枪的时候总要担心会不会把自己给炸伤了,除了安全性之外就是造价昂贵,跟冷兵器相比用火器打仗简直太奢侈了,所以从宋到明几百年的时候,哪怕是火器技术相当成熟了,冷兵器依然是统治地位,火器一般都是贴身之前放上一通,杀敌效果还不如恐吓效果。最后就是保存难了,这些诸多的问题才让火器普及如此之慢,即使是以大唐现在的国力,也很难让火器装备到每个士卒身上,顶多弄出一支火器兵力作为精锐。 制作火箭的工匠也不用方炎操心的,工匠局里就有很多专门制作箭头的工匠,用他们来制作火箭却是最合适的了。方炎担任了铸造局的火炮制造监管,虽然自己弄出来了第一台火炮,但是那只是实验性质的,既不安全也无法批量的生产,所以方炎这几天都在忙活着火炮的生产流程,这事别人也插手不了,全靠方炎一个人之力了。 火炮的质量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用材如何,如果用一堆生铜烂铁自然是万万不行的,方炎先是视察了一番铸造局里已有的材料,虽然也有熟铁,但是还达不到自己的要求,所以方炎亲自组织工匠将生铁炼成熟铁。在炼熟铁的过程中又加入了稻草灰和黄土等物,不断的洒入火中,这是为了把生铁里的铁渣子淅出来。如此炼上五到六次,每次循环这样的过程,等到炼完六火之后再冷却一天,第二天继续炼,每一炉都至少炼到十火以上,最后六七斤的生铁被炼成一斤的熟铁,才算是炼熟了。 有了熟铁之后,便要把精炼出来的熟铁打制成铁块了,然后把铁块分成八块,再将每一小块都打成瓦状,中间厚两边薄。好在铸造局里最不缺少的就是打铁的师傅了,偌大的铸造局里热气朝天,精装的汉子们裸着上身,挥洒着汗水,一遍又一遍的用大锺敲打着,火星四溅,铁与火的淬炼,这样的过程最为耗时耗力了,方炎调了一百多个打铁师傅操作这个过程,一时间整个铸造局里都是一阵接着一阵的敲打声,一幅热火朝天的样子。方炎也没想多要,这火炮生产难度大,运输也麻烦,现在也只能当作是辅助武器,第一批能造出几十门合格的就满意了。作战的时候还是以恐吓敌人为主。 在铁匠们热火朝天的干活下,最后得到了大量的瓦状的铁块,然后就是接合了,四个铁瓦合成一体,得到一个铁筒,然后再将两块铁筒连接到一处,如此一根炮管便有了。不过这样的炮管还是不能使用的。 最后一步就是加厚炮身的炮腹、装药、发火处,这些地方都是极其容易爆炸的,先是用铁瓦包裹着锺打,然后再用粗铁丝合围成箍,使其坚固。如此一来,炮管的粗胚便得到了。最后再呆上架,用墨线吊准线,这是一个精细活了,不能有一丝的偏差,这个时候得到合格的炮管还要用钢钻把膛内铣的又光又亮,至此一根火...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