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志通、志常二人因迎一如菩萨像回寺而来,受陈真人之命,为其寻迷龙而去。
这一来一去看似简单,实则其中另有算计。
万寿宫中有些人和法门寺那边在某些事情上达成了一致,欲要藉此谋划些什么。
志通、志常便是他们推出来的棋子。
而王景如今身为一方丛林之主,交感神佛又是“东华大神方诸青童君”这等全真嫡传位业,自然也有资格知晓此事。
哪怕他无心参与进去,一些基础大略山中却是不会对他隐瞒什么的。
实际上正如陈真人所言,如今尘俗流转,世事变迁,真修已是越发稀少了。
哪怕王景表露出来的修为只得幽逸之境,不曾成为陆地神仙,但亦有资格参与这等宗门大计的谋划。
整个华国的幽逸道士、加持僧人,合起来实则也不过半百之数。
在一些小法脉中,幽逸道人已然有资格作为住持,行开宣法嗣之事了。
“迷龙一说本只见载于小说家言,不曾受到佛道认可。哪怕有念力聚拢,但无灵性承载,也是没有可能出现的。”
王景注视着志通二人离了秦省,往江宁而去,同时内心思忖。
《子不语》中有提到,“阴司赌神,号称迷龙,其门下有赌鬼数千,皆受驱使……”
而这方天地的道机偏向心念愿力之属,有物性、灵性之分,修者入道,也是要与神佛交感,将其请入自家心台,行借假修真之事。
最后若能藉此攀缘出去,超脱位业桎梏,便等同于出现了一尊新的神佛。
也即是这方天地修法的最后一步:天真。
修至上真,飞举升天者,聚则为形,散则为气;体变合化,混沌自然;道亚三清,智周万物。即高玄皇人之流也。
道书所言先天真圣、后天仙真,大多便是这个境界。
不过取得这等功果之人也是有五百余载未曾出现了,上一位有史可考的天真道人还是元明之际的那位通微显化真人。
再往后,便不曾有类似人物现世。
而佛门则讲求“一佛一切佛”之语,认为心、佛、众生三者无别,不以位业桎梏为意,反认其为根本主尊。
理具、加持、显得,不历僧祇,修持即成,便可显现圆满菩提。
所谓即身成佛是也。
对他们而言,等同陆地神仙之境的显得成佛便是最高功果,至今尚未出现过天真级数的人物。
是以这方天地种种神异,无不建立在灵性与物性之上,即便是有文字话本描述,牵引人心愿力、信仰香火汇聚,也得有相应承载,方能显化超凡。
一般而言,这等承载之物都被把持在佛道及民间法脉手中,流落在外的不是没有,但都杳杳其踪,难知下落。
《子不语》乃是清人袁枚所著,其人虽然文名颇盛,但毕竟不入超凡,失了承载,笔下之物又如何能化作真实?
定是有其他力量掺涉其中了。
而这股力量从何而来,便是万寿宫中一众幽逸道人、神仙真人所在意的。
“这迷龙背后情形如何,究竟是不是山中所想那等物事,便要看志通二人此行结果了。”
王景目光眺望东天,以他之能,哪怕志通二人远在江宁,但一举一动无不历历在目,如掌上观纹。
左右不过两千里罢了。
似陈真人那等陆地神仙,心念放出之后,一方洲陆瞬息之间俱可遍知。
王景虽不及此,察知一国还是不成问题的。
只是神气相感,灵性、物性牵...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