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现在看来,这三方势力还必须要依附于金良才能发展。
在金良封锁袁绍势力扩张的链条里,金良对曹操的东郡、鲍信的济北郡、刘备的泰山郡给予很大期望,希望他们能遏制袁绍、刘表势力北扩。但现在曹操、鲍信、刘备境内黄巾余党猖獗,都在忙着讨伐黄巾,无力出境袭扰袁绍、刘表。
最让金良感到不安的是,曹操、刘备在讨伐黄巾后,并不像原来的皇甫嵩那样杀掉,正是像金良那样择精锐整编入伍,择老弱屯田,这样一来他们的实力在讨伐黄巾中越发壮大,还好暂时他们的实力还没有壮大到足以威胁金良的程度,金良为了对抗坐拥荆州豫州而不可一世的袁绍,还是选择暂时扶持曹操、刘备,当然金良还是让军情部密切留意曹操、刘备的动向,若有他们有跟袁绍勾结或对金良产生敌意,金良便以雷霆手段歼灭之。
既然曹操、鲍信、刘备暂时靠不上,金良只好另寻他法来遏制袁绍势力,不能只是指望孙策、袁术、土燮在东方、南方的遏制,金良这边也要做点什么。
金良与众谋士查看兖州、豫州一带的地图沙盘,金良觉得不能放任袁绍、刘表那样自由自在地发展,他便派了二人深入袁绍、刘表的腹心。
第一个人便是智勇双全的黄盖,金良表他为颍川郡都尉,让他带一千名中央军精锐将士,化整为零,扮作难民,潜回颍川郡,聚拢孙坚被打散的旧部,并收编颍川郡附近嵩山山脉上的山贼,利用当地复杂的地形,对袁绍进行袭扰,遵奉的是金良教给他的十六字方针“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进而大步进退诱敌深入,集中兵力各个击破,在运动战中歼灭敌人。
金良知道冷兵器时代的游击战跟后世热兵器时期的游击战大相径庭,冷兵器时代的游击战,受当时的社会背景及整个军队的装备、训练局限,不足以取得后世游击战术所能取得的成绩,游击队人数少了,不足以攻坚、不足以固守、不足以威胁敌人后方,不能构成对敌人相对大的威胁以吸引敌人调动兵力,作战需要相当的战斗时间且能杀伤敌人数量极为有限,人数多了,给养上容易出现问题,又容易被对手发现进而围而歼之,毕竟是在敌人的腹心活动,即便是后世某势力依靠游击战而发家,并不是游击战的成功,而是那个势力施政纲领和政治工作的成功。
金良思虑再三,从中央大学堂军事学院里面派了数十名专门修习游击战术的学员过去,又派了数十名参军前去,在颍川山区宣传“均田免役”的政策,同时将中央军军规里面规定的所有赢得民心的举动全都因地制宜地执行,卖力地拉拢山区周围那些穷苦百姓,依托颍川当地穷苦民众的支持进行游击战术,同时大规模装备弓弩,以远距离袭扰攻击为主近距离攻坚为辅,如此便能坚持到金良大军到来。
因为颍川靠近河南郡洛阳城和荥阳郡,在未来一年内,洛阳城里必有变故,到时候金良便可以轻取洛阳城,一旦拿下洛阳城,控制了河南郡和荥阳郡,黄盖这支四五千人的游击队伍便可得到源源不断的支持。
金良对黄盖千叮咛万嘱咐,让他在颍川郡山区里坚持半年,半年之后便会云开雾散,一切光明。
黄盖一开始自然是不愿意为金良效力,但这是金良的硬性条件,孙策只得恳求黄盖留在襄阳为金良效力,黄盖无可奈何,只好暂在金良麾下效力,但他打定主意,一旦少主谋求自立的时机成熟,他黄盖便领兵南下,跟少主汇合,黄盖的主意想得挺好,但中央军的体系非常严谨,即便是游击队伍也都是按照旅、营、队、两、伍的编制,里面所有军官的任命都必须要要由各级参军审核,中上层军官必须要由襄阳军务院审批,各级参军统领下的宪兵除了负责执掌军纪之外,还负责各级将领的警卫,宪兵们都是中央军嫡系将士,即便是黄盖想自己一个人逃亡江东都难,更别说领着军队叛逃了。
金良相信,终有一天,黄盖会死心塌地为自己效力的。
第二个人是智勇兼备的魏延,他是汝南人,金良便表他为汝南郡尉,命他领一千劲卒,潜回故乡,联络汝南郡内的黄巾贼周仓、廖化、刘辟、裴元绍、何仪、黄邵、何曼等诸多杆子。
黄巾余党肆虐袁绍的老家汝南郡,劫杀不少世家人物,所以袁绍对镇压黄巾军不遗余力,同时因为有许多世家支持,袁绍不缺人力,所以不像金良、曹操那样收编黄巾军择其精锐入伍、择其老弱屯田,袁绍只有一个字杀,就像历史上袁绍大破黑山军一样,屠其屯壁,大肆杀戮,使得汝南黄巾人人自危,本来有心投靠袁绍的也都纷纷举兵反抗,但慑于袁绍势大,不得不潜入山中,暂避其峰。
魏延回到老家,原本化整为零潜入汝南的一千中央军劲卒化零为整,在义阳汇集,魏延招揽不服袁绍统治的乡人,聚齐两千多人马。
待袁绍发兵来了,魏延领着人马去了伏牛山一带,拿着襄阳朝廷的诏令,面见了周仓、廖化、刘辟、裴元绍、何仪、黄邵、何曼等大小黄巾头目,根据他们人马数量封他们为中郎将、校尉之职,并厚赐金银,这些黄巾渠帅甚感金良的厚意,又痛恨袁绍的暴虐,都表示愿意依附襄阳朝廷,尊魏延为大统领,聚起四五万人马,以桐柏、伏牛群山为依托,对袁绍势力进行了频繁而有针对性的袭扰。
魏延收拢周仓、廖化、刘辟、裴元绍、何仪、黄邵、何曼等黄巾将领,都经历了一番曲折,因为这些黄巾将领都对朝廷很不信赖,在一开始都拒绝襄阳朝廷的任命,更拒绝归附在襄阳朝廷治下的豫州兵团下面,魏延只得用自己的武力降服他们,来个先礼后兵。
首当其冲的便是周仓,因为在这些黄巾将领里面,武力值最高的便是周仓,其次是廖化、何曼,只要赢得了周仓并收服了周仓,其他黄巾将领也会服气,会静下心听魏延说话,不会像之前听到是襄阳朝廷来的将领便什么都听不进去。
周仓是身量高大黑面虬髯的关西大汉,出身贫贱,性情豪放,办事果断,待人赤诚,周仓早年为生活所迫,经常挑贩私盐,因而练就一双铁脚板,两条飞毛腿,一身好武艺,黄巾起义爆发后,周仓加入黄巾军,为地公将军张宝的部将,张宝死后,周仓便和同是黄巾军的裴元绍率众上了卧牛山,卧牛山其实便是伏牛山,在汝南郡与南阳郡交界处,东西连绵八百余里,周仓、裴元绍入了伏牛山,呼啸山林六年多,当地官军无可奈何之。
魏延领着一千名劲卒,化为山贼,摸上了周仓、裴元绍的山寨,想要以襄阳朝廷的名义招抚二人。
裴元绍根本听不下去,上前搦战魏延,一回合便被魏延斩断头巾。
裴元绍魂不附体,不敢应战。周仓便提刀来战魏延。周仓力大无穷,挥舞着大刀,如同暴风骤雨一般。越打越紧,一开始居然打得魏延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