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mes/lewen/images/apple.png)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nbsp; 所以,即便袁尚也不喜欢骄傲奢侈的审配和逢记,但他也只能被迫接受。
等他什么时候能够彻底控制权力的时候,他才可以不用搭理审配和逢记。
他估计起码要到黎阳之战结束才行。
第二件事,提升士兵的战斗力和士气。
除了之前提到的羊毛大衣和骑兵改良。
袁尚手中还有一本书籍,那就是《民兵训练手册》。
虽然这本书是用来训练现代军队,但里面的很多内容,也同样能够运用到古代士兵的身上。
比如合理的训练方式。
古代的军队训练都是很懒散的,一方面是军队没有文化,有的时候,根本就听不懂教官的指挥。
另外一方面是军队的素质太差,很多军队吃不饱,自然也就没有训练的欲望了。
袁尚短时间内,还解决不了士兵素质差的问题,因为这需要粮食,而他种植常规小麦,是需要时间的。
但他可以解决军队没有文化的事情,而这就要靠《民兵训练手册》了。
这本书中,有教人如何解决士兵听不懂口令的事情。
总之,有了《民兵训练手册》这本书,他有把握,他训练出来的士兵,至少比袁绍麾下的士兵要强。
当然,仅仅训练士兵是不够的。
战场之上,士兵之间的战斗,靠的可不仅仅是训练素质,更多的还是取决于武器。
用青铜器的军队是很难战胜用环首刀的军队。
因为青铜器制作出来的武器,不管是锋利程度,还是坚韧程度,都远不如环首刀。
同样的道理,用布甲的军队就很难战胜用皮甲的军队。
用皮甲的军队也很难战胜用铁制盔甲的军队。
这就是武器和盔甲所带来的差别。
三国时候的铁器,大多都是生铁铸造的。
所谓的生铁,也就是铁中含有大量的杂质。
生铁不仅脆,而且没法锻造。
但以三国时期的工业水平,能够运用的铁器便只有生铁。
即便是那些名将所使用的武器,最多也只是熟铁而已。
现代人总有一种误解,那就是认为古代的名将武器是非常牛的。
比如关羽的青龙偃月刀,张飞的丈八蛇矛,曹操的倚天剑和青釭剑,赵云的亮银龙胆枪。
然而,但凡有一点常识的人都知道。
三国时期的炼铁工艺水平是有限的,那时候,根本就没有炼出钢铁的可能的。
即便是熟铁,产量也是低到可怜。
所以,三国名将的武器,最多也就是熟铁制作而成的。
不过在那个年代,也已经很厉害了。
三国时期,环首刀已经相当普及了。
绝大多数诸侯的正规军,都是拥有环首刀的军队。
但是,铁甲的普及率就没有环首刀那么高了。
一般来说,即便是诸侯的正规军,铁甲的披甲率最多也就是五六成。
当时,只有精锐部队,能够做到百分百铁甲覆盖率。
比如高顺的陷阵营,曹纯的虎豹骑。
这两支军队就是百分百的铁甲覆盖率,但是这两支军队人数也就千人左右,对于整个战场的军队而言,人数还是极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