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为了保住大脚丫,我真的是用了洪荒之力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一本好书,是一场灾难。
青君还不知道,她的连环画已经引起了刘知州一家人的注意。
早在1773年,英国商人通过十三行向大清输送压片,到1792年的时候,压片已经流行于上流社会。广州作为这个时期唯一的海上通商口岸,已经被压片侵蚀了20余年。
广州道台深受其害,却又无法戒除,在此之前已经颁布公告,告知压片的危害。
知行合一,是产生信任的基本。
广州道台清醒地知道各种危害,于身体健康,于民风,于经济,可是,他却无法离开压片,从容不迫地吸食压片还是他的日常。于是,他颁布的公告没有引起人民的重视。
喜爱《一朵棉花的吃瓜人生》的读者都在等更新,却不知道作者因为事情太忙断更了。青君正忙着弄缝纫机。没有橡胶的年代,传送皮带可能真的得用皮做带子。可是问了几家皮货店和当铺,她发现,下脚料她都买不起。摩擦力大又足够结实的,她能承担的只有麻绳而已。
将桌体和缝纫机的图纸教给乔叟和俞大之后,她发现,她已经是个负翁了。而且,俞大的铁器比木头物件费钱太多了。
害怕过年耽误了她推广技术,青君将自行车的图纸也贡献出来。她让乔叟和俞大商量,哪些地方可以用铁器,哪些用木头可以应付,越轻便省钱越好。
本着推广技术的原则,青君给围观的木匠和铁匠讲解了自行车驱动的原理,齿轮和链条在其中的作用。而且,自行车可以制作不同规格的,女子骑的,孩子用的,拉货物的三轮,都可以用这样的方式弄出来。
没有橡胶轮胎的情况下,又如何用力学结构合理减震,以后推广了自行车又如何更换标准化的轮胎和相应配件,她讲得十分清楚。
乔叟和俞大听得认真,遇到传动方面的问题也会多问几句。俞大在做搅拌机的时候就已经接触到齿轮传动,现在多了链条拓宽思路,更加欣喜。
标准化对于铁匠俞大已经不是新鲜事,螺丝刀和螺丝钉早就让苏州的铁匠们发现了便利。聪明的铁匠已经弄出了工具套装,让达官贵人买了后也能在家享受拼接的乐趣。
青君查看了俞铁匠商店的工具套装,向铁匠询问,是不是能作出手压的钻孔机,配上不同尺寸的钻头,这样,可以批量给竹子钻孔,做那牙刷、洗漱刷子之类。
这个时代,没有什么不能用的垃圾,大江南北的猪鬃都被货郎们从十里八乡收集起来。而这些猪鬃制成的刷子也是这个时候被十三行青睐的出口货品。
这次青君没有提供图纸,但是,俞大觉得苏州的铁匠应该不会畏惧这个问题。
青君走后,忙碌的铁匠们又齐聚一堂,他们对标准化再次加强了认知。打制链条琐碎费事,但是它和齿轮的结合让人惊艳。钻孔机就是更加高效有用的凿子,也是对木工又重要意义的工具改进,可以试试。减震的设计,能用在马车上。众铁匠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董大推着独轮车,怎么也想不明白,青君怎么会为了弄缝纫机器和自行车花费那么多钱。他一辈子都没有用过那么多钱,真的。康乾盛世造就了繁荣的经济,番邦来的新作物让人口递增,太平的生活造就了大批“流民”,人工可能是最便宜的商品。多雇佣两个人不好吗?要啥缝纫机啊。
青君和董大想的可不一样,手摇的、电动的缝纫机都有,她为啥非要弄脚踩的缝纫机?还是为了女孩子们的脚着想。如果大脚能带来经济收入,不用出门奔波的姑娘也不能随便把脚掰坏了呗。
弄自行车也是这个道理,她不能一个人出门,可是董大可以,沈复也可以呢。马匹是养不起的,用脚踩可不费粮草。
而且吧,滑板、溜冰、自行车,干啥不需要健康的大脚丫?宝宝做这些,也只是为了保住大脚丫,容易吗?
不容易,为了多凑点银钱,她让张娘子做了棉麻混纺的布料,用布料和这个点子,从珍珠那里换了银子。
为了多凑点银钱,她花了旗袍、唐装、中山装的样子卖给珍珠。
为了多凑点银钱,她连拉杆箱、挂衣服的衣柜、沙发等奇奇怪怪她能想到的芭比配套都卖给了珍珠。
不要问,为什么,买主都是珍珠。只有珍珠花钱从青君手上买设计图,珍珠是个尊重知识产权的好人。
好处肉眼可见,青君在鲁家实现了出入自由。鲁家那个木匠,知道小家具是青君的主意,感谢青君,他有了正当的第二收入。
珍珠院子里的丫鬟都知道这些主意是青君给的,端茶倒水都热情很多。
青君坐在独轮车上,感受着苏州独特的魅力,也感受着路上不时冲过的新物件带来的活力,满足,希望,让她意气风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