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mes/lewen/images/apple.png)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经过朱棣第一次的亲征,鞑靼部受到了明军的沉重打击,不得已臣服于明朝,并向朱棣进贡马匹。永乐十一年,朱棣封鞑靼大汗阿鲁台为和宁王,并给予其优厚的赏赐。】
【随后明军一直进入到擒狐山,在巨石上刻字为碑“翰海为镡,天山为锷;一扫胡尘,永清大漠。”这是自汉唐以来,完全不亚于封狼居胥的伟大壮举,而且这还是由皇帝本人打出的战绩。】
【但是,自从永乐八年退兵后,鞑靼部遭受了重大打击,瓦剌部却趁机迅速发展壮大起来。永乐十一年,瓦剌军进驻胪朐河,窥视中原,有南下扰边之心。】
【朱棣见此情形,决意再次亲征,调集兵力,筹措粮饷。】
【永乐十二年,朱棣举行第二次北伐亲征,在忽兰忽失温击败据险而守的瓦剌首领马哈木,追至土剌河,马哈木逃遁。瓦剌战败,朱棣昭告天下。】
【此战,朱棣亲冒矢石,以皇帝之尊亲自率领骑兵杀入阵中,明军士气大振。瓦剌军败退后,朱棣又乘胜追击,兵分几路夹击瓦剌军,杀敌数千,瓦剌军纷纷溃散。】
【此战,瓦剌遭受重创,多年不敢再次犯边。但同时,明军的损失也不小。】
【在忽兰忽失温会战两年后,朱棣又萌生了继续打击瓦剌的念头,本来都已经在筹备阶段了。以为亲自下诏给开平备御郭亮:“朕将巡边,尔其整兵以俟。”】
【随后朱棣又令周、晋、秦等藩王各选护卫步骑兵五千,于次年年正月赴真定操练;又命令全国各地的卫所,于次年春分别赶赴真定、德州操练。】
【由此朱棣发起了一场覆盖整个中国北方的大规模调兵、练兵、阅兵行动。而这本该是朱棣计划中的第三次亲征。永乐十三年十月之后的一系列军事行动,都是朱棣为了再次北征瓦剌而做的部署。】
【但在永乐十四年六月,明朝意外收到并证实了马哈木已经死亡的消息,于是勅令边将:“马哈木已死,其众溃散,故停北征”,取消了原定的军事计划。】
【马哈木死去后,鞑靼则又趁机发育壮大,经过几年的发展,实力日益强盛起来,从而改变对明朝的依附政策。不仅侮辱或拘留明朝派去的使节,还时常对明朝边境进行骚扰的劫掠。】
【永乐十九年初冬,鞑靼围攻明朝北方重镇兴和所,杀死了明军指挥官王祥。朱棣在重建兴和所后,做出了应对,决定第三次亲征漠北。】
【永乐二十年三月,朱棣率军从北京出发,亲征蒙古阿鲁台所部,是为第三次北伐。】
【此次战役,刚一开始,鞑靼阿鲁台部便即远遁。明军经开平向东北方向进军,于阔栾海北道发现了阿鲁台部大批辎重,发兵焚烧,收其牲畜后班师。】
【在回师途中,朱棣以兀良哈部附逆阿鲁台为名,下令明军出动,攻击兀良哈部。明军斩首数千级,兀良哈部余众溃散西逃跑,明朝尽收其人口牲畜。】
【永乐二...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