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为官。”
叶向高还是感觉不太好,但朱常洛已经让步了,也不好说什么,便道:“陛下,老臣可以拟这道旨意,但朝中恐有议论,还请陛下早做准备。”
朱常洛应了一下,根本就没把这件事情当回事。
可是,朱常洛低估了他这样做引起的巨大争议。
很快,折子又是潮水般涌来。
折子数量多,但大体意思都是差不多的。
自古以来,唯有士人可以做官,这是天经地义,颠扑不破的。
农者耕田,工者造物,都是微末之计,怎么能比得上熟读圣贤之书,通晓天文历史的读书人呢?
若是农工之学都能登朝廷大雅之堂,那大明朝堂,不就成了粗鄙之辈可以进入的藏污纳垢之所了么?
读书人,就应该皓首穷经,研究老祖宗留下来的圣贤之道,纵观古今,哪一个彪炳千秋的朝代,不是贤人于朝堂指点江山,才有繁华盛世的?
希望圣上不要舍本求末,缘木求鱼,标新立异,是解决不了大明治世的,要踏踏实实沿袭祖宗之法,才是为君之道!
朱常洛看得牙花子痒痒,但同时,又不得不谨慎对待。
之前,朱常洛和大臣之间,有过不少的分歧和对撞。
但那都是因为权力之争,还有政见不合而产生的。
这一次,则是思想观念上的对碰,让朱常洛不得不慎之又慎。
斟酌了好久,朱常洛决定先礼后兵,自己仔细揣摩,写了一道言辞恳切的辩谕。
大意是,自己并没有否定读书人的重要性,而且,老祖宗留下来的恩科制度,他更没有改变的意思。
之所以搞出小恩科,是要培养出一批能对农工有巨大帮助的人才。
就像工部,不也有关于农学的研究么?还有水利,还有建设,都是需要专业的人才才能搞得出来啊。
这道辩谕,经内阁传示朝堂,起到了一定的效果,原来吵吵嚷嚷,大有群起而攻之的势头,有所缓解,很多大臣理解了朱常洛。
但依然有二十几个大臣,不依不饶,依旧上折子,批评朱常洛的小恩科,言辞也越加犀利,甚至连科学部也批判了。
说本来是工匠手艺人干的事情,现在朝廷居然大张旗鼓干了,那么,朝廷是不是要变成作坊,干脆直接做买卖算了。
面对这样的指摘,朱常洛还真有点麻爪,因为从历史的角度看,大臣们并没有说错。可是,朱常洛必须要将自己的想法推行下去。
可是,怎样才能改变这样的棘手局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