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耳。沈方写的这首词在前世乃是苏轼在四年后所作,苏轼当时任杭州通判,他的同僚与好友陈襄,字述古,前往南都(今河南商丘),苏轼追送其至临平(今浙江余杭),写下了这首情真意切的送别词。原词的“谁似临平山上塔”,改成了“谁似武林山上塔”;原词的“秋雨晴时泪不晴”,改成了“凄雨晴时泪不晴”。不然时间、地点都不合适,当下就露了马脚。
“方儿,你为大伯做的这首词水准极高,可是旧稿?”沈括提醒道,这样水准的词作若是即兴随笔写出,只怕苏轼本人也没有这个把握。
“正是,孩儿在昌国时有些存稿,此时此景倒也能用得着,便稍加改动。”
“可还有存稿?让为父答谢一下众大人。”
沈方心里面暗道,老爹啊,你这不是明知故问吗,他从记忆中一堆诗词中找了一首适合沈括此刻心境,由辛弃疾所写的《鹧鸪天·扑面征尘》,只是把词中的小红桥改成了段家桥。段家桥乃是西湖断桥的旧称,用在这里,倒也符合沈括等人骑马出杭州西门,途经西湖断桥的实际情况。沈方应了一声,再度来到书案之前。
“扑面征尘去路遥,香篝渐觉水沉销。山无重数周遭碧,花不知名分外娇。人历历,马萧萧,旌旗又过段家桥。愁边剩有相思句,摇断吟鞭碧玉梢。”
这次沈方所用的乃是瘦金体,此时世间并无瘦金体,官家所书院体书法虽然有些瘦金体的笔意,但还没有瘦金体如此夸张、独特。可以想见,酷爱书法的胜吉皇帝见到此书法必然会见猎心喜。
两浙官员们围着欣赏品评书法,竟无人谈论这首词中的文句,过了许久才有一位官员叹了一口气道,“这词句固然超人一等,这书法更加令人叹为观止,万万没有想到,二公子未及弱冠,便有如此深厚的功力,而这字体前所未见,自成一派,不知道如何命名?”
“此书法乃是唐代薛曜首创,薛曜书学褚遂良,瘦硬有神,用笔细劲,结体疏朗,故名瘦筋体(注:瘦筋体在后世改名为瘦金体乃是表达对宋徽宗的尊重)。”
张蒭见沈方所写的鹧鸪天里,流露出对家人思念,心中猜想此词必是沈括真情实感,沈方才会有感而发,自己的女儿嫁给沈括可谓配得良偶。张蒭身为两浙路安抚使,两浙路的文化昌明也是其工作之一,此时见到出现了不少佳作,便朗声道,“吴监台,史制台,今日恰逢盛会,涌现出不少可以流传后世的佳作,使张某不禁想起当年右军兰亭结集。如今昌国已有活字排版工艺,我有意出资将此次众位同僚及方儿的佳作结集出版,书名武林集,不知可好?!”
吴大用此次也背写下了三篇应景诗词,听到张蒭之言,赞道,“张抚台所言甚是,适才二公子有‘谁似武林山上塔,亭亭,迎客西来送客行。’的妙句,我愿出资为二公子这三封手书,摩刻为碑,并建三碑亭以纪念今日盛会。”
此乃为沈家增光之举,沈家虽然富甲天下,但也不好自己组织印书、刻碑,如今有两浙路头面人物出面,沈披、沈括自然千恩万谢。
吃完酒肉,沈括、沈方带着四名随从纵马远去,吴大用、张蒭、史世倬、沈披等人“归路晚风清”,一边吟诗作对,一边策马扬鞭,好不惬意快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