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同窗 (第3页)
结果还真给他料中了,哪怕有外在压力,加上他的一点小手段,刘备果真不答应。
他就不明白了,有这层关系刘备为何不用?
他是从三国演义中推断,刘备很可能不会去找公孙瓒求助的。
大家都知道刘备和公孙瓒是同学,并以织屣贩履维生。
黄巾之乱给刘备机会,不过因为刘备不肯给贿赂,张飞又鞭打都邮,丢了官,之后辗转才投入公孙瓒麾下。
那为什么他一开始,不投入公孙瓒麾下,要到后来才投靠公孙瓒?刘备武艺还不错的,也读书识字,早点投公孙瓒麾下,早点立军功,地位一定更高,不会到讨董的时候,关羽还是一个马弓手。
那为何要这样拖沓呢?何晋也不知道原因。
不过,不知道也无妨,反正我逼的你不得不去找公孙瓒就好。
他才有了这样的设计,故意把他最想实施的方案,摆在最后。
当一个比较困难,不可能实行的提案或方法,被否决后。
后面比较容易,看似退让一步的提案就有可能被接受。
这只是一点心理学上的小伎俩,以退为进。
很多人都懂,杀价就是其中一个方式,漫天喊价,落地还钱,就是这个道理,一点都不稀奇。
甚至三国演义里面都出现过很多次,许多军师都喜欢提出什么上、中、下三策,差不多就是这种方式的运用。
现在,刘备就上当了。
太早的保证说会照何晋策略去做,把自己逼的进退维谷。
何晋冷着脸,一言不发,盯着刘备。
被何晋这样看着,刘备一脸不自在。
最后叹了口气,”
好吧,我去就是了。”
听到刘备这样说,何晋才露出笑容,成了。
虽然先款后货有为常理,不过公孙瓒想然不会介意。
这种有违常理的事情,就是看交情的时候。
“喝酒,喝酒。
玄德果然是一诺千金之辈,一言九鼎。
如此,大业可期。”
,何晋开心的举杯,邀请其他两人同饮。
刘备是苦着脸喝了,关羽则是面露疑惑,他不懂,不过就是草鞋,有必要说的这么了不起吗?
见关羽不以为然的神色,何晋笑着说,“云长莫要小瞧这草鞋,虽是鄙物,可是人人都穿。
这世间买卖,最赚钱得不是什么珠宝,而是此等日常用品阿。
细水长流,涓滴不竭。”
关羽一听,也是很有道理。
这草鞋在大汉虽是粗鄙之人穿的,有点钱得人都会穿皮靴,或者布靴,甚至丝履。
可是这些东西都比草鞋要贵上许多,造成很多人工作,出远门都会穿上草鞋。
真正穿草鞋得人,可是非常多的。
这门生意若是能做大,也是一门收入颇丰的生意。
“却是我小看了伯平,云长在敬你一杯。”
,关羽很爽快的认错,自罚一杯。
何晋打蛇随棍上,顺势向关羽提出一个建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