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列城待了半天,蒲英从驻军诊所的病号和医生的聊天中,获取了更多的信息。
    虽然他们的立场有所偏倚,但是蒲英结合自己以前了解到的军事地理知识,也大概推断出这两天沸沸扬扬的中印边境事件是怎么回事了。
    事发地——奇普恰普河谷,位于印度拉达克地区和中国阿克赛钦地区之间,是中印有领土争议的地区。
    印军在那里不但设置了前哨哨所,还在平坦空旷的河谷荒滩上,建起了名为斗拉特别奥里地(bo)的简易机场。
    这个机场的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它不但在战时很容易切断中国国防的战略补给线——新藏公路,还威胁着中国和巴基斯坦陆上交通要道上的两个重要关口——喀喇昆仑山口和红其拉甫山口。
    中国方面则在距离这个机场公里处的9高地,修建了哨点和国防地下工事。
    这样,整个bo机场就完全处于9前哨的炮火覆盖之下。
    所以,印方对中国的这一前哨也是视为眼中钉。
    不过这几年来,中印签署了边境互不开火协议,又开启了边境划界协商会谈,虽仍纷争不断,但在边境上都能保持克制。
    为了和平共处,中方平时并没有在9前哨部署士兵和武器,印度方面的机场也处于半关闭状态。
    只是,双方边防军在日常巡逻时,都坚持按照自己一方的划界线,也就是都有对方所谓的“过境”
    行为。
    不过,因为那一带是荒凉的无人区,巡逻队又都是来转一圈就走,所以双方也就这么“心照不宣、相安无事”
    了。
    可是前两天,突然有一支中**队的巡逻队。
    深入到“印度控制线”
    一侧十五公里的地方,就在印度bo机场前面几百米处搭起一排帐篷——不走了!
    这当然让印度军队高度紧张了,马上派出一支巡逻队。
    也“越境”
    后在中国巡逻队帐篷的后方,搭起了帐篷!
    不过。
    双方现在只是对峙和喊话,互相指责对方越境,并没有开火的迹象。
    今天已经是事发第三天,事态似乎有所缓解。
    双方的指挥官都同意举行国旗会谈,这次事件大概有望和平解决。
    蒲英知道的信息,就是这么多。
    虽然表面上是中**人先“越境”
    ,还违反惯例地留下来不走。
    但是,蒲英猜想事情绝对没有表面上这么简单。
    中**方的行动向来讲究绵里藏针、后发制人,很少这么“主动进取”
    的。
    出现这样的情况,除非是被逼急了才会“自卫反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