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风车、战斧式、折叠式等等虐待手法推陈出新,更有少部分变态的家伙觉得光扣篮不过瘾,还把强壮的胳膊伸到篮筐君的嘴巴里,让胳膊挂在筐上(挂臂),来一个“深喉”
    。
    如果认为篮筐君吞声忍气逆来顺受,可就大错特错了。
    时不时用筐上的毛刺挂花手掌,和篮板君联合让篮板塌陷压死这群不知好歹的疯子……如果这些都无法阻止,篮筐君还会放出最后的大招:“很牛逼是不是?有本事从罚球线起跳扣一个试试!”
    短暂的扣篮史,真正做到从罚球线后面起跳扣篮的十分罕见,包括勇夺米国职篮扣篮大赛冠军、创造“白人也能飞的”
    布伦特·巴里,也是踩线后才拿到的冠军。
    真正意义上按照标准模式,从罚球线后起跳成功扣篮的,数去数来只有这么七人:
    J博士、迈克尔·乔丹、哥斯拉·蓬皮、塞尔吉·巴卡、詹姆·特怀、杰米·埃文斯、约·康利。
    华国职业男篮比赛历届扣篮冠军,从未出现过罚球线后面起跳扣篮的情况。
    一条线分隔成两个世界,成功了就封神,失败了就安心做一辈子草根,这就是现实。
    华冲锋持球,退到中线附近。
    实际上,因为场地限制,他已经退到头了。
    再退?先问被踩在脚下的人头同不同意。
    华冲锋掂量着助跑距离,似乎还不满意,于是他微微倾斜一个角度,过中线前斜着跑四五米,过了中线后才是真正的、为扣篮助跑的直线距离。
    把直线延长为两段夹角很大的线路,这都可以有?大家疑惑不解地盯着华冲锋的一举一动,真心看不懂他要搞哪样飞机。
    稍有运动常识的都知道,直线跑是聚力提速的唯一选项,一旦直线上出现角度,必会损失速度,对完成目标帮助不大。
    尤其,这么短的助跑长度,会出现哪种情况?
    瞪大眼睛,错过了就错过了,就算这次扣篮失败了,人家也不会再来一次。
    启动,助跑。
    只有身临其境,才会明白华冲锋延长助跑路线的深意。
    跑过弯道,200米跑、400米跑的运动员最有发言权,要维持高速度,必须先和地心引力对着干、然后和自己对着干,战胜强大的离心力。
    从一条直线转为另一条直线,华冲锋速度并没有损失,全程衔接得很棒!
    速度起来了,就在眨眼瞬间,过中线、进三分线、来到罚球线弧顶。
    很精确,脚步不多不少,刚刚好没踩到罚球线。
    起跳!
    飞起来了,那只大手紧紧抓住皮球。
    在空中,身体似乎还有一个二次向前伸展的动作。
    全场肃静,人人瞪大双眼屏住呼吸。
    此刻,掉落一根针到地上,也许能听见响声。
    咔嚓,平筐、砸筐……扣篮成功了!
    彪悍的人生,难道还需要更详细的解释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