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内已是大乱,城外的高夜此时却连多看一眼战场的兴趣都没有。
    自从听说王摩、何茂二人进城休整了之后,这一场战斗高夜就再没有关心过。
    一个早已设好的圈套如今走进了猎物,凭着徐晃、于禁、张辽这三个好猎手足矣。
    为了布置这个圈套,高夜也算是绞尽脑汁了。
    想要放火烧城,城中就必须要有引火之物,否则单凭几轮火箭,休想烧出这般威势来。
    既然要准备引火之物,就不能放置的太过明显,否则很有可能被敌军发现,进而使得计划败露。
    至于让王摩、何茂二人一直百思不得其解的引火之物究竟在哪里,其实答案很简单,就在他们的头顶之上。
    清河原本是诸侯王的封国,甘陵城更是清河的治所所在,城中民房本就多是瓦房。
    东汉末年不但烧瓦的技术彻底成熟,就连盖房的工艺,也有了很大的提高,瓦片的使用和布置更是到了一种炉火纯青的地步。
    除了屋脊、房椽等承重部件之外,只有薄薄的一层瓦片为顶。
    稍富裕的家庭甚至会用两层瓦片,一层平铺,一层斜铺,增加房顶的稳定性。
    可即便如此,想要将油脂、干草藏于屋顶,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两层瓦片的房屋还好,若是只有一层,则不得不在瓦片之下增加望板。
    说起来这望板也不是高夜发明的,至于是谁发明的高夜也不知道。
    只不过高夜小时候住过一段时间的四合院,上房揭瓦的事情没少干,因此高夜对此并不陌生。
    而望板的存在,主要是为了隔音,而且能使屋子冬暖夏凉,最重要的是还可以防偷窥,在古代,一般的富贵人家都会有望板。
    因此像很多小说里面所写,踏上屋顶,揭开一片瓦,窥得机密这样的事情,讲道理只能发生在穷人家的房子里。
    有了望板的存在,这才能铺满干草和油脂,而后又盖上了瓦片。
    袁绍军的士卒就在房子里面仔仔细细的看了三圈,又能找到什么?火箭从城外射入城内,只要落在房顶上,房顶之上隐藏的引火之物尽皆点燃,房梁、望板皆是木制,要不了多久便熊熊的燃烧了起来。
    兵营的拆除,加上百姓被高夜全都掳走,就是为了让袁军士卒安然在这些民房之中入睡。
    如今大火一起,自然烧他们一个狼奔豕突。
    入夜之后的高夜,根本就连大营都没有出。
    张辽带着风骑放箭,徐晃带着兵马赶往北门去埋伏,于禁则是带着兵马赶赴西边,谨防张郃来援。
    毕竟张郃的大营离清河不过五十里,现在的清河可谓是火光冲天,张郃那里必然已经看到。
    于禁早早就已经埋伏妥当,只要张郃敢来,必能打他一个措手不及。
    只不过让于禁颇为失望的是张郃好像压根就没有来救援的意思,又或者是战斗结束的太快,自己根本没等到张郃来援。
    毕竟战斗一结束,徐晃就派人来通知于禁收兵回营。
    于禁这一晚上几乎是什么都没干,就是带着兵出来溜了一圈而已。
    说起来战斗结束的当真是有点太快了,王摩、何茂二人才跑出北门没多久,就中了徐晃的埋伏,本就是一支溃军,人数也没剩多少,被徐晃手下一万人马一轮冲杀,就彻底失去了战斗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