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离别愁绪
如今积极备战,已经成为了曹操军的主旋律。
准备跟随高夜一起兵进青州的徐晃、于禁、张辽三人,此时更是忙的不可开交。
毕竟整顿兵马不是一件小事,三个人又如何能够轻松下来?就连刚刚被封为横海校尉的甘宁,也是一副摩拳擦掌的样子。
可惜此时的甘宁,却只能暂时在高顺身边做个副将。
一来高夜觉得甘宁虽然豪勇,但却从未有过带兵的经验,跟着高顺这个家伙好好学一学才是正理。
二来甘宁此行的主要任务,是在青州建起一支可堪一用的的水军,到时候水军大营才是他发挥才干的地方。
曹操这一次也算是下了血本,一下子给高夜手下配备了十几个所谓的百里之才。
古代的人在评价一个人的才具的时候,往往喜欢用这类的形容词。
所谓的百里之才,说白了,就是能够将一县之地治理得当的人才。
在大汉,通常一个县之地,方圆百里,故而如此称谓。
向荀彧那样的家伙,一般会被称作是天下之才。
说起来这十几个人里面,看名字,除了有一个叫贾逵的家伙之外,剩下的人里面自己当真是一个名字都不熟悉。
曹操既然安排了这些家伙到高夜手下听命,自然会把这些人的履历提前送到高夜的手里,这样也方便高夜对这些人有一定的了解,用起来也能更加顺畅一些。
因此高夜一看到河东襄陵人贾逵贾梁道的时候,心中就是一喜。
这个家伙如果自己没有记错的话,想来就是那个被陈寿评价为“精达事机,威恩兼著,故能肃齐万里”
的贾梁道无疑。
自己正愁手下没有可用之才,曹操就给自己送来一个,这等一州之才不被曹操赏识,倒是便宜了自己。
至于其他人,自己当真是不熟悉,不过说不定,还会有大才湮没其中呢?徐庶这个当年被自己打发到刘晔手下学习的家伙,如今终于又被刘晔打发了回来。
毕竟徐庶擅长兵事,如今刘晔升任司空仓曹掾,刘晔觉得徐庶在这里,根本发挥不了他的才华,这才又把徐庶给高夜送了回来。
不过陈群这个家伙,被曹操派到自己手下,自己当真是没有想到。
这个家伙如今虽然官职不高,可是出身不低,再加上其人更是才华出众,精擅政事。
高夜就知道,这是曹操体谅他打仗打得辛苦,特地派到他手下,帮着自己来处理政务的家伙。
最重要的一点,也是为了让陈群好好磨练一番,到时候凭借他的家世,再加上他的才能,再加上他的政绩,入主中枢自然也无可非议。
不过同样也有一件让高夜颇为头痛的事情,那就是自己手下这一次,不单单只有徐晃、于禁、张辽、高顺这样可堪一用的大将,还有曹昂、曹修、夏侯恩、夏侯德、夏侯尚、夏侯兰这些初出茅庐的小鬼。
高夜觉得曹操一定是觉得此次兵发青州,正是一个磨练下一代的机会,这才把这帮小鬼们全都丢给了自己,最小的夏侯尚今年才刚刚十七岁,如何能做到独当一面?
不过现在的高夜,一点都不操心出征的事情。
把这些小鬼往其他三将的大营里一打发,也就是了。
士卒调配自然有各将负责,军需粮秣,有陈群看顾。
至于那帮文官,自己现在接见他们未免有些过早,因此把他们往陈群手下一打发,帮着一起处理杂务也就是了。
至于高夜,白天虽然要准备各项出征事宜,不过高夜的任务就是动嘴。
哪里需要什么,高夜一声吩咐,自然有人替他去办。
因此高夜手下众人,都是忙了个不可开交,官职越低,也就越加的忙碌。
因此天色渐暗之后,基层干部还在忙碌不休,而高夜,则是一家人其乐融融,一边吃着饭,一边聊着家常。
只不过高夜马上就要出征了,虽然一家人在饭桌上其乐融融,可是离别的愁绪早已经挂在蔡琰和颖儿二人的脸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