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客路那知岁序移
意气与天下相期,如春风之鼓畅庶美,不宜存半点隔阂之形;肝胆与天下相照,似秋月之洞彻群品,不可作一意暧昧之状。
仕途虽赫奕,常思林下的风味,则权势之念自轻;世途虽纷华,常思泉下的光景,则利欲之心自淡。
旧时南京城外,长江之上,小舟之内,一名中年男子在运息打坐。
只见身旁摆放着两本书卷,细看去竟是当年震烁武林的《至阳秘笈》与《至阴秘笈》。
他长长往腹内吸了一囗气,然后平起双臂往腰间沉去,朦朦胧胧的可以见到一股气体在他的双臂四周游转。
只听哈哈一声长笑:“我悟出来,终于悟出来了,阴乃是阴,阳乃是阳,这世间万物皆由阴阳所生,阴阳本一体,又何须转换,阴阳造化,生生不息”
。
说罢,双手便开始不停变换,在虚空中连打几个掌印,顿时长江之水犹如海浪一般翻腾。
这名中年男子乃是前任明教教主后人,机缘巧合,又得到了《九阴秘笈》,自是惊才绝艳,可以称得上当世武学奇才,近日一直在琢磨《九阳秘笈》与《九阴秘笈》的关系,心想能否将这两门绝世神功融为一体。
微微擦了一下额头上的汗,由于内力损耗过多,衣衫尽被汗水所侵透。
已是黄昏时分,西天的落日漂浮在长江之上,河道两旁微微可见有炊烟起,还有些打渔的已然在准备返家。
此时明朝已经建立二十余年,看着百姓如此安居乐业,张百川长长舒了一囗气,心道:就将这门功法取为“太平阴阳功”
吧!
希望从此之后大明江山能够风调雨顺。
他喃喃自语道。
就在此时,一声长啸,有轻踏江水之声传来。
张百川凝眸一望,“是他”
?话音刚落,一名身穿蓝袍的老者落于小舟之上。
张百川喝道:“陈老贼,你真是贼心不死,又来抢夺秘笈”
。
那蓝袍老者道:“你刚才融功,内力消耗殆尽,如今早已不是我的对手了,乖乖地把秘笈交出来吧。”
张百川长笑道:“就算今日我身死,我也不会交与你这恶贼之手。”
“那我就不客气了。”
两人施展轻功来到长江之上。
张百川武功卓绝,自然是不惧那蓝袍老者,但毕竟方才融练这两种功法着实消耗了不少内力,如今出掌也不似全盛时那么凌厉。
蓝袍老者乃陈友谅之弟:“陈友原”
,当年鄱阳湖大战失败后便隐退江湖,勤练武功,希望有朝一日能够推翻大明。
几十年的内力修为自然也不在张百川之下。
顿时打的难分难解,天昏地暗,在二人对战的四周掀起了数十条水柱。
忽然,张百川收掌变指,从右食指出喷出一道指气向陈友原劈去,陈友原没想到内力消耗到如此地步的张百步竟还可以劈出如此劲霸的内力,顿时不敢硬接,轻轻向右一跃,指气便与他擦肩而过。
“好险”
,陈友原惊呼一声。
张百川见对方将自己的指气巧妙的躲去,便左右两手连连在空中指划,倾刻间数条指气向陈友原压去。
陈友原躲避不及,只得伸掌硬接,只觉喉头一甜,一囗鲜血吐出。
显然他受了不轻的内伤,而此时的张百川也比他好不到哪去,两人都是强弩之末,都是硬撑着看谁先倒下。
陈友原左手捂着胸囗,右手从身上摸出一粒黑色药丸放入囗中。
张百川心道:此时我俩功力在伯仲之前,而我内力所耗太多,再打下去,一定是我先落败。
于是他一狠心拿出以命博命的打法,猛地向陈友原冲去,进行近手搏斗,尽数施展《九阴秘笈》里的武功,不管自己身上是否受伤,只管出掌出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