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亲笔书写了几幅春联,这才带着自己那幅春联离开。
    离开时他嘱咐李医和几位皇子皇孙,别忘了晚点去太庙祭祖。
    在这个时代,祭祖是除夕最重要的一件大事,对皇家更是如此,李医他们哪里敢忘。
    李世民离开后,那些皇子皇孙和公主们顿时就解放了。
    他们纷纷围着李医,让他给自己写一幅寓意美好的春联,准备拿回去贴在各自所住宫殿的门口。
    李医来者不拒,提笔刷刷点点就开始书写。
    随着他的动作,一幅幅寓意美好的春联流水般诞生,提前来到了这个世界上。
    与此同时,书房里欢呼声不断,正来自那些皇子皇孙和公主们。
    直到他们每个人都拿到一幅满意的春联,李医方才停下来。
    此时,早餐恰好也做得了。
    吃完早餐后,那些皇子皇孙和公主就一哄而散,带着各自的春联回去了。
    很快,那些春联就被他们贴在各自所住宫殿的门口,红彤彤的,颇为喜庆。
    春联上那些隽永的、寓意美好的诗句,更是吸引人眼球。
    这些春联的出现,尤其御书房门口的那幅春联,立刻在后宫引起了一番小小的轰动。
    而且这种影响很快就扩散出去,开始在勋贵百官之间流传。
    然后又扩散开来,最终扩散到大唐每一个角落,快速形成一种新的民俗,并一代代传承下去。
    这正是李医将春联提前带到唐朝的用意。
    既然是好的东西,是民族文化的精粹,自然越早出现越好。
    很快,时间就已来到午时。
    太庙。
    李医跟随李恪等一众皇子皇孙,一起来到了皇家祭祖大典的现场,太庙大殿。
    在这座宏伟庄严的大殿里,供奉着李氏皇族列祖列宗的牌位,从始祖老子直到高祖李渊。
    刚走进这里,李医就看到了那些祖宗牌位。
    在那些祖宗牌位前方,是一个摆满了贡品和香烛的祭坛。
    摆在祭坛上的祭品,除了三牲和诸多常见的祭品之外,还多了一盘洁白的杏鲍菇。
    很显然,杏鲍菇是作为一种高产且美味的新作物,才有资格出现在皇家祭祖的祭坛上。
    在李世民看来,这是可以向祖宗夸耀的功绩之一。
    看到那盘杏鲍菇,李医也有几分骄傲和自豪。
    那可是我带到大唐的新物种,一旦普及开,势必能丰富大唐百姓的餐桌,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食物短缺的问题。
    可惜的是,辣椒和西红柿还太小,土豆和红薯还没成熟呢!
    否则的话,光这些新式农作物,就能摆满一张供桌,那才叫壮观呢!
    正当李医暗自陶醉于自己的功绩、陶醉于自己给大唐带来的改变时,旁边突然传来一个陌生的声音。
    “这就是我皇家的神童吧,果然聪明伶俐,丰神俊秀”
    听到这话,李医立刻转头看去。
    只见一位身穿蟒袍的男子正向自己走来,满眼好奇,正打量着自己。
    看到这位,李医连忙躬身行礼。
    “孩儿李医,见过叔爷”
    站在旁边的李恪等人,也纷纷向这位行礼,只不过没那么恭敬而已。
    “见过王叔”
    这位不是别人,正是李世民的弟弟,荆王李元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