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城 (第2页)
a、灵感是长久思索、艰苦劳动之后的成果,直觉却是从整体上对事物做出敏锐的判断;
b、灵感发生在久思不得其解之后,直觉却往往发生在第一次碰头之时;
c、灵感获取成熟的答案,只觉则是得到推测性的洞察。
4.意识和无意识在文学创造中的意义何在
1在文学创作中,意识是指作家以清晰的理智有意地调动、分析、综合材料,使之成为有机的能表达一定意义的整体作品的心理能力。
无意识是指潜伏于作家意识之下的、有活力的,但却因受到某种压抑而未进入意识的一些观念和心理能力。
2意识在文学创作中起主导作用,具体表现在:
a、一方面,形象、情节、结构、语言的确定,材料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演绎等都是有意识来完成的。
b、另一方面,意识对无意识的制约作用:无意识在组合材料时所遵循的主导线索是意识提供的。
无意识活动的方向要靠意识指引。
无意识作为一种心理能力,是在作家没有明显察觉到的情况下,暗中对各种心理材料的排列、组合中发生作用的,它是一种潜伏于心灵深处的力量,作家意识不到它,但它能暗示写出作家自己都不相信的东西来。
3总之,在文学创作中,意识与无意识共存于文学创造过程中。
这两种心理能力既有主从之分,又相互补充,在肯定意识的主导作用下应到给予无意识以充分的重视,也是有利于文学创作于研究的。
5.为什么说即性不是凭空出现的?
1即兴是作家因受某一外在刺激或内在冲动的作用,兴会来临,在文字操作过程中迅速地创造出某作品的状况。
即兴的特点是趁热打铁。
2即兴需要足够的材料储备和情感积累;即兴创作要有气氛和契机;即兴的外在表现是突发性和一泻千里的冲动,但实际上却是作家综合心力的集中爆发,是长久酝酿的产物;即兴不是作家的理智所选择的,他和其所禀受的天赋、气质等先天因素以及后天所掌握的本领、技巧有关。
第八章
基本概念
1.艺术真实:是作家在假定性情境中,以主观性感知与诗意性创造,达到对社会生活的内蕴,特别是那些规律性的东西的把握,体现着作家的认识和感悟。
2.艺术概括:就是作家依据自己的体验和认识,以主体的审美价值追求能动介入方式,对富有特征的事物给予独特艺术处理,从而在主体与客体相统一的基础上,创造既具有鲜明的独特个性又具有相当普遍意义,体现着一定审美价值取向的艺术形象之方法。
3.情感评价:是文学的本质属性和文学创造的必然要求,它作为一定的价值取向,内隐着人的政治、经济、文化、伦理、宗教和审美等社会性需要与态度,以及由此诸多因素形成的对社会生活的心理体验和判断。
4.人文关怀:是一种崇尚和尊重人的生命、尊严、价值、情感、自由的精神。
它与关注人的全面发展,生存状态及其命运、幸福相联系。
5.艺术形式:语言材料及各种艺术手段的有机结合,使艺术内容的组织,生成与呈示,使艺术文本的存在形态,是文学审美价值的实现方式。
思考问题
1、怎样理解“真、善、美”
及其统一是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
1文学作为认识活动,以内在尺度创造艺术真实,要义是求“真”
,体现为“历史理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