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奥地利精神病医生、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
    他在精神分析理论中指出具有动物性的“本我”
    (id)对理性的“自我”
    (ego)有着强大的内驱作用
    2、生活活动:自觉意识的一面
    生活活动是以生产活动为基础的人类生存、繁衍和发展的活动系统的总称。
    从发生学层面看生活活动:生活活动是社会发展的前提,是人类发展、延续的基础
    从认识论层面看生活活动:马克思主义:从主客体相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揭示了人的生活活动的社会性和实践性。
    二、生活活动的美学意义
    人的生活活动是文学活动的产生前提。
    1、生活活动特性导致人与对象之间的诗意情感关系
    动物对事物感觉的角度是单一的:生命本能的
    人的感觉与对象保持一种自由的关系,是多样化的:功利的、伦理的、道德的、诗意的
    人的活动的多种意义:经济技术、革命实践、审美创造
    2、生活活动特性导致人的自觉能动的文学创造
    人的活动的美学意义:文学创造是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自觉的能动的创造,达到了全面地表现人的本质特性
    3、生活活动特性使文学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
    人在审美王国和诗意世界中体悟自身的价值
    三、文学活动的地位
    人类活动系统:物质实践活动和精神活动
    精神活动的分类:
    人脑掌握世界的不同方式来分:
    1、理论性或认识性的精神活动:哲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
    2、宗教性或幻想性的精神活动
    3、伦理性或意志性的精神活动:道德意识,伦理观念
    4、审美性或情感性的精神活动:艺术,文学
    精神活动与经济基础关系来分:
    1、非意识形态的精神活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某些领域,如逻辑学和语言学
    2、意识形态性的精神活动(观念性的上层建筑):政治、法律、道德、宗教、文学艺术等。
    恩格斯称之为“更高的即更远离物质经济基础的意识形态”
    。
    第三节、文学活动的发生和发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