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同衾帱,然后展慇懃。
    忧思成疾疢,无乃儿女仁。
    仓卒骨肉情,能不怀苦辛?
    苦辛何虑思,天命信可疑。
    虚无求列仙,松子久吾欺。
    变故在斯须,百年谁能持?离别永无会,执手将何时?王其爱玉体,俱享黄髪期。
    收泪即长路,援笔从此辞
    诗歌内容
    1理想抱负,建功立业《白马篇》
    2被压抑的悲愤不平《赠白马王彪》
    3反映社会离乱《泰山梁甫行》
    4闺怨,游仙诗《七哀诗》《升天》
    艺术特点:
    1各体兼长,尤擅长五言,第一个大量写五言诗的作家,建安之杰的文学史地位。
    《白马篇》
    2曹植精通音律,是个追求音律和谐之美“始出严霜结,今来白霜晞”
    3着意炼字造句“寄松为女萝,依水如浮萍”
    充分显示作者观察事物,体验情感,选择辞藻,锻炼字句结合的用心。
    4运用比兴,或直言其事,感情充沛,一以贯之。
    《白马篇》的少年马上英姿。
    第四节:建安七子和蔡琰
    一.建安七子
    得名于曹丕《典论》,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以五言为主,优秀之作情采飞扬,变幻多致,以王粲成就最高。
    王粲成就最高,《七哀诗》长安劫乱,历史的真实缩影。
    《登楼赋》去国怀乡,壮志未酬,与曹植《洛神赋》并为双美。
    登荆州当阳城楼所见所感,异乡风物引发他思乡怀土和壮志未酬的沉痛情感。
    《从军行五首》报国之志,行役之苦,民生凋敝。
    二.蔡琰
    字文姬,《悲愤诗》深得汉乐府叙事诗风致,又笔调深曲,善摹情景,结构浑成,具有文人诗歌的特点。
    叙事紧扣“悲愤”
    二字,结构若断若续,不碎不乱、
    第三章:正始文学
    第一节:正始之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