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菁无疑是最了解李达康的人。
    甚至都超过了李达康自己。
    李达康敢唱高调,敢撂狠话。
    无疑是对自己“羽毛的洁白程度”
    有着相当的自信。
    当年自己就是靠着这一张嘴,博得了赵立春的认可。
    从边远地区的副县长调任了京州市办公厅。
    那几年,对于李达康来说,受益匪浅。
    但也如履薄冰。
    因为李达康本质上就是一个胆小的人。
    即便,他自己从来不承认。
    但事实证明,每次赵立春要安排一些“私事”
    就会刻意的回避。
    不是扎在各类调研报告堆里,就是奔波在各个会场之间。
    因为李达康知道,这些“私事”
    很有可能给自己带来危险。
    在审时度势上,李达康也不是泛泛之辈。
    虽然不去直接干“私事”
    ,但为了向赵立春体现价值。
    更愿意当赵立春的“枪”
    。
    这样的结果无非就是得罪人。
    但这种后果是自己能够接受的。
    李达康知道只要有赵立春在,别人还不能把自己怎么样。
    所以说,欧阳菁说的很对。
    李达康早早就感受到在赵立春在身边的危险性。
    即便是再小心,也有翻车的可能。
    秘书和领导本就是一条船上的人。
    所以,李达康选择了主动选择再回到县区任职。
    一方面是解决正县的职务。
    另一方面是为了远离赵立春,同时也不妨碍自己继续当“枪”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