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颜良、文丑,史阿在三国里,一点名气都没有,《三国演义》里他没有出场,评书、戏剧里,也似乎没他的戏份。
    史籍中本来也无记载,不过他有个好弟子,那就是大名鼎鼎的魏文帝曹丕,在其著作《典论》中提到了他。
    然后托后世网络写手的福,把他从这一点点资料中扒拉出来,在各种三国题材的穿越文中频繁出现,才算有了一定的知名度。
    当然,托后世网络小说的福更多的,要数王越。
    和史阿一样,史籍无载,只在《典论》中露了一面的王越,在后世穿越文中的名气,却比史阿大得多了。
    什么“燕山大侠”
    ,什么曾经孤身入贺兰山斩杀羌族,什么刘辨的剑术老师,什么步战吕布不是其对手,故事编得一套一套的,影响大到连中文维基百科,也在某个版本中,煞有介事的将这些收录于“王越(东汉)”
    的词条下。
    其实,光他的籍贯“辽东燕山”
    就值得大大吐槽了。
    汉代的辽东,仅仅指得是辽东郡,范围基本就是辽阳、本溪以南,营口以东,丹东以西的辽东半岛这块地方。
    而燕山,汉代既没有燕山郡,也没有燕山县,作为山脉,燕山也主要存在于河北北部白潮河河谷到山海关这一段地区,也就是说,辽东和燕山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地方,所以“辽东燕山”
    的籍贯,水分之大,令人不敢细想。
    不过既然曹丕在他的《典论》中,提到了王越、史阿的剑术高强,那至少他们武功高是事实了。
    刘照对于汉代的剑术到底是何模样,还是十分感兴趣的。
    因此不由得说道:“我对诸位侠士的武艺,十分好奇,不怕诸位嘲笑,我长了这么大,还从未见过别人使剑。
    不知诸位能否演练一番,让我开开眼界?”
    此话一出,史阿闻言,却微笑不语,没有应承。
    袁绍见状,只好对颜良文丑二人言道:“殿下欲观剑术之妙,不知士信、士雄可愿为殿下演示?”
    颜良、文丑二人,自然巴不得能在刘照面前显示自己的武艺,听到袁绍这么说,赶忙答应道:“良(丑)愿为殿下献技。”
    言毕,两人起身来到场中,拔出佩剑,互相击刺了起来。
    刘照细看,两人的剑招,花样不多,却招招狠辣,一点不留情面,而且两人力气都大,双剑交击,锵锵之声不绝于耳。
    虽然看上去并不如后世武打片那样精彩,却也别有一番惊心动魄的气氛在里面。
    两人武艺相差不多,故而斗得难分难解,二十余回合后,颜良大喝一声,双手持剑,举剑过顶,向文丑的肩膀直劈下来,文丑竟然既不格挡,也不躲闪,反而也双手持剑,剑随人进,朝颜良胸口撞去,居然是两败俱伤的招数,看得刘照也禁不住紧张得惊呼一声。
    正当刘照以为要血溅当场,伏尸二人的时候,却见颜良、文丑在最后关头,各自收住了招式,颜良的剑刃搭在文丑的肩头靠近脖颈处,显然这一剑要是砍实了,文丑非被砍断半边脖颈;而文丑的剑尖抵着颜良的胸口,若是一剑刺下,颜良也不免胸口一个窟窿。
    两人收剑,文丑呵呵大笑,道:“大兄,你我兄弟每次比剑,都是这般不分胜负,好生无趣!”
    颜良闻言莞尔道:“你我的剑术都是平日里相互切磋,相互传授而来的,彼此熟悉,哪能那么容易分出胜负。
    倒是叫殿下见笑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