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
    众所周知,到了隋朝时,辽东半岛已不在中原王朝手上,而是属于高句丽。
    隋文帝、隋炀帝,以及之后的唐太宗、唐高宗,几乎都是不惜代价要灭高句丽。
    除了高句丽实力非常强大,是隋唐的心腹大患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辽东半岛。
    这地方对中原的威胁太大了。
    直到唐高宗拿下辽东半岛之后,胶东半岛和幽燕地区的安全都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保障。
    唐朝在辽东半岛设立了军镇,比如建安州都督府(今营口市区东南),还有一个积利州,就是现在的复县。
    现在东北最重要的港口之一大连,当时还没有形成规模,现在的大连市金州区被称为卑沙城。
    现在的大连市区,在唐朝被称为青泥埔。
    卑沙城和青泥埔依山傍海,雄视大洋,海对面就是新罗,战略地位非常重要。
    另外,辽东半岛最南端的军事要塞旅顺口,唐朝在此设立都里镇,与胶东半岛的登州共同捍卫渤海的安全。
    那么,渤海国是怎么回事?它为什么要参与辽东半岛的争夺呢?渤海国是粟靺靺鞨人大祚荣建立的,在政治制度上全面仿唐制度,实行五京,十五府,六十四州,一百三十余县。
    国都上京龙泉府,历史上号称海东盛国享国229年。
    渤海国疆域东北地区,朝鲜半岛北部及俄罗斯远东部分地区。
    705年大祚荣接受唐朝的诏安,唐朝才恢复安东都护府设置,治所在幽州。
    714年安东都护府治所从幽州迁移到平州。
    743年唐朝将安东都护府从平州迁移到辽西故城(今锦州义县)。
    761年,因为755年安史之乱,唐朝无法管理东北亚,安东都护府被废除。
    某种程度上说,安史之乱时,辽东地区是安禄山、史思明的土地,不是唐朝土地。
    要知道安史之乱平定后,唐朝已经无法控制河北四镇,辽东地区又如何管理?因此东北地区,就成为渤海国、契丹、突厥(回纥)相互争夺的地方。
    辽东地区在目前这个时期,还属于幽州节度使(又称卢龙节度使)管辖,李可举的治下。
    并没有被渤海国实际占据。
    但卢龙节度使对这两个都督府根本没多少影响力,也没法直接管辖。
    因为幽州和这两个都督府中间还隔着契丹八部,卢龙节度使李可举的手根本伸不过来。
    因此,这两个地方的军阀只好向契丹人和渤海国求助。
    可惜其他人并没有答应。
    毕竟渤海国名义上还是大唐的藩篱。
    渤海现在的国王大玮瑎本身就觊觎辽东这块地方,于是,大玮瑎顺水推舟派出了三万大军,实际上他也没安什么好心,名义上是支援盟友,实际上是打的吞并的主意。
    在原来的时空,耶律阿保机领导的契丹八部崛起后,也是打败了渤海国,吞并了整个辽东半岛,最后横推整个三江平原,建立了契丹国。
    耶律阿保机现在还只是个小正太,契丹八部还没有统一,不过,还有十几年,这家伙就会完成这一伟业。
    时不我待,黄浩正是看准了这个时机,抢先下手,把这两个都督府纳入自己的治下,然后跟契丹人相邻,远交近攻,就近分化契丹八部,阻止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从而打断耶律阿保机率领契丹人崛起的进程,把敌人消灭在萌芽状态。
    当然,土地也很重要。
    这一战如果背嵬军胜了,仅仅是获得复州河两岸大片的良田,就对背嵬军的发展意义重大。
    ——————
    中元三年二月,即公元888年,黄浩率领一万背嵬军迎战八万渤海国、建安洲和辽城洲三地联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