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连路上的风险都战胜不了,何谈报仇雪恨?圣人有云: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
    我还是向师傅多学本领,等自己真正强大了,在想报仇之事。”
    清虚真人惊讶不已,一个小小的流浪儿,怎么说出这等有学问的话来?便问道:“孩子,我看你出口不凡,可否经过师教?”
    杨小玄摇头道:“没有。
    母亲从小读过几年私塾,是她教过几句书,沙上学过几个字而已。”
    清虚道长赞叹不已。
    赞叹的同时,更添几分喜爱。
    用手抚摸了他几下子脑袋,果决地说道:“你这个徒弟我收定了!”
    清虚道长并非简单人物,他原来是盘古大神第三十二代子孙,名叫盘陀。
    因神力惊人,在巫族中官拜大将军,巫妖战争爆发,他误断了西北方的一根擎天柱,引起西北洪水之灾。
    后来被女娲娘娘废弃了仙术,流放在云璐山。
    临行前,女娲娘娘交给他两颗葫芦种子,对他道:“当年,贫道补天之时,无意间把一块石头劈落,如今已经化石成妖,有可能会给天地两界带来一场劫难。
    为了化解这场天劫,九天玄女化血培胎,将一个男婴投胎在天石峰下。
    “十年过后,必有一个男孩落难在此,你要将他哺育成人,并让他种出一株葫芦秧来。
    待瓜熟蒂落之时,就送他去玉泉山学艺。
    待他建功立业之时,也就是你功德圆满之日。”
    清虚道长收起两颗葫芦种子,行礼道:“贫道一定不负使命!”
    就这样,盘陀化身为道士,开始在雪洞里修真。
    一天他闲来无事,到山上游逛,发现云璐山上草深林密,气候十分湿润,山上生长着许多珍贵药材。
    一则是为了赎罪;二则争取功德早日圆满。
    觉得闲着也是闲着,还不如多为人间做点善事。
    于是他就买了许多医书,苦心专研药学,开始悬壶济世,救苦救难。
    一晃十多年过去了,也不见有什么落难的孩子,他心里十分的焦急。
    一次下山行医回来,听到树林里有婴儿的啼哭声。
    循声走了过去,见树林里有四具尸体,两男两女,身旁还有两个男婴。
    清虚道长忖道:“这一定是两家人结伴同行,结果遭遇了贼寇,杀了四个大人,抛下两个孩子。
    唉!
    我们道心无处不慈悲,我就救他们一命吧!”
    就这样,清虚道长将两个孩子抱到山上,将他们喂养长大。
    也就是现在这两个弟子。
    两个弟子相差只有两岁,当疾如风长到十二岁,无二牛长到十岁的时候,清虚道长觉得这两个孩子天性已经形成,就暗中观察他们的一举一动。
    发觉疾如风不但天性恶劣,器量狭小,并且心狠手辣;而这位二弟子虽然憨厚诚实,平时也很听话,但十分自私,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爱吃如命。
    清虚道长觉得这两个弟子天赋一般,更没有什么过人之处,由此断定,这两个孩子绝非是自己所要抚育的高徒。
    因此也就没把这两粒种子拿出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