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海开始风起云涌,波涛翻滚,瞬息万变,气象万千。
    接着在一片乳白色中出现了第一缕颜色--紫色,当这第一缕紫光射进周生的识海时,周生的阴神开始从识海深处浮现。
    接着周生的阴神开始变得清晰和凝练,竟然有了一丝生人的气象,带有了一丝阳气。
    当外面的云海变得五颜六色、绚丽多彩的时候,一轮火球终于跳跃出了海面。
    这时周生的识海也是一片光亮,并且在不断扩大。
    从一丈方圆扩大到了十丈方圆了,这已经是刚刚进入炼炁化神的修为才能拥有的。
    最主要的是在周生的阴神体内那一丝阳气已经有了筷子粗细,并在阴神体内循环不休,只要待以时日,就可以自然而然,水到渠成转化为阳神了。
    周生睁开眼睛,打量着四周生机勃勃的一切,体察着自身体内因为上次在大陆泽散去人道功德金光,从而修为突飞猛进带来的隐患全部消弭。
    一身真炁活活泼泼,生动灵活,自然循环不休,自身的皮肤也由土黄色恢复到了正常。
    土德之体内,一缕先天真木之气循环不休,催发着先天土气蕴含的勃勃生机。
    从此别人受伤一个月才可以恢复,而周生只需要两三日即可痊愈。
    周生这时才明白了为什么太山成为五岳独尊,就因为它地处神州之东海陆交界之处。
    水动为阳,陆静为阴,阴阳交泰,孕育生机,化生万物。
    生生之谓易,道者生机也。
    所有的系统要想长存都要新陈代谢,生机不绝。
    仁者,生机也!
    爱惜、维护、扶助万物的生机谓之“仁”
    ,所以孔圣人在此明悟儒道。
    后世诗圣杜甫在此吟诗:“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可笑历代帝王只看见太山雄浑厚重的表象,因此封泰山之神为男性。
    反而不如世代生活在这里的百姓了解泰山的本质,泰山就像一位慈祥的老奶奶亘古地向四周播散着生机,因此后世百姓都尊奉泰山老奶奶碧霞元君为泰山之神。
    周生这时也明白了黄帝,舜帝等圣王为什么要在此地举行柴望的祭天仪式。
    薪火,薪火!
    木生火,木为生机,火为文明、为传承,生机的文明才能得到天地的认可,才能传承下去。
    想到大汉朝廷半个世纪,十余为帝王没有来太山封禅,朝廷又怎么可能不会动荡不安。
    如此恶性循环,大汉气数不久了。
    只可惜周生现在不能凝聚华夏民族意志,在太山封禅祭天,以此沟通天地生机。
    周生只得运行体内真炁,调动泰山部分地脉之力,在玉皇顶上地穴上刻画泰山石敢当的符篆,聊胜于无借此蕴养泰山的生机,以待日后封禅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