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善带着人笑盈盈地站在殿门口目送着一班子大臣走远了才放下心回到屋里。
    赵构瞧她神采奕奕地返了回来便知人都送走了,方长舒一口气,半个身子直挺挺地瘫在了案子上。
    静善和杨秀互相看了看,忍着笑走到近前儿坐了,杨秀则转身出去唤茶。
    静善见屋里也无旁人,索性乍着胆子硬拽了赵构坐起来,靠近了对着那双还剩下星微光亮的眸子笑道:“堂堂帝王竟一点儿礼数都不懂。
    做妹妹的给你解了围,怎么连个谢字都没听到?”
    赵构一大清晨便被左右丞相和御史大臣轮番说教,脑袋里早就像一锅浆糊一般。
    这会儿竟没反应过来静善说了些什么,只看着她那贴到眼前放大了的容颜,一时倒有些慌乱。
    他不自然地干咳了两声,向后靠在椅背上和那张脸拉开了距离,定了定神,方道:“你我兄妹,有什么好谢的。”
    静善不甘心地瞪了他一眼也不再理论,仍坐了回去。
    正好杨秀唤过茶复进了屋来,见他们二人一言不发地相互盯着,倒笑道:“做什么呢,乌眼鸡似的。”
    两人这才回过神儿,忙不迭地看向别处。
    不一会儿几个小丫鬟进来献了茶,二人各自呷了一口,才算稍解了几分尴尬。
    “说罢,一大清早的,到底所为何事?”
    “你们两个也应能猜出个大概吧。”
    赵构这句算是回了杨秀,眼睛却饶有兴致地盯着静善。
    “秀姐姐睿智,看今儿来的都是品级不低的文臣,便猜必是要弹劾某位重臣,且是在外的武将,不知可猜对了?”
    赵构闻言才看向杨秀,不意外地咧了咧嘴角,道:“到底还是秀姐姐。
    此人确实是领兵在外。”
    他长叹了一声,道:“张浚这次怕是逃不过了。”
    “张俊大人?不是在江淮一带镇压反贼吗?”
    “咳...不是他,是西边的那个。”
    还没等静善接话,倒是杨秀忍不住插嘴道:“怎的是他?不是刚大败刘豫吗?”
    静善听了便知赵构所言是谁了。
    又见杨秀神色焦急,便索性先不语旁观片刻。
    只见赵构闻杨秀之言,眉间更添三分烦躁,本已疲惫不堪的双眸闪着残存的怒光,低声道:“川陕大胜不假,可他竟敢公然说朕给他派去做副手的王似不胜任,硬把人遣了回来!”
    “许是王似真的有辱圣命?”
    “那倒还好办了!”
    赵构怒气未减,起身踱步至窗前道:“王似到达之前,张浚大军便已得胜,哪来有辱圣命一说?这不过又是张浚公报私仇的小气量作祟,建炎四年的曲端不就是死在他的小气量下了吗!
    朕一直装糊涂不予追究,谁想到时隔多年,他竟顽冥不化,又一头撞了进来!
    这回到好,那王似在朝中一向是左右逢源,朋党众多,左右丞相皆与他交好。
    闻说此事哪能善罢甘休....”
    “原是为了这个...”
    杨秀恍然点头道:“我刚还想呢,到底是何人有这本事能让左右丞相同仇敌忾。
    要是如此说来,这回果真是再保不住他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