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带鱼也是,秀一先将它洗净搓晕,再切成一段一段,一旦夹起来放到嘴里后,那一段肉便又会动起来,吸附住人的嘴巴,用舌头顶也顶不下来,犹如活的一般。
    她自小也跟着爹爹学会了吃鱼脍,且同爹爹一样爱吃。
    比起浓油赤酱烧出来的鱼虾,她觉得生吃更为细嫩香甜。
    但外祖父却看不下去,还是摇头叹息:“蛮夷之鄙人——”
    爹爹不用出去劳作,便在家里带她玩耍,教她写字读书,与她说些他故乡的风土人情。
    她可说是爹爹一手带大的,她知道外祖父与娘亲两个辛苦,然而心里头还是最喜欢爹爹一个。
    她在外的名字叫做褚青叶,爹爹于无人时则连名带姓地唤她为“藤原青叶”
    ,而秀一还是秀一。
    爹爹唤秀一时,并未刻意在他的名字前加上藤原二字。
    她也并不以为意,因为她知道,爹爹是让她时时刻刻都记住自己是大和人。
    爹爹还时常跑到海边去,坐在海边岩石上,遥望大海的另一边,那一边是海天相接之际,他仿佛这样看就能看到家乡似的。
    她却知道,那天边看着近在眼前,却又远在天边,永远也到达不了。
    这个时候,连年幼无知的她都能看出来爹爹的脸上满是寂寞与悲伤。
    她后来听多了爹爹醉酒后的呓语,多多少少地知道了他从前的那些糟心事伤心事。
    藤原一家乃是倭国数得着的名门望族,然而,爹爹的老爹生性风流,纳了好多姨娘,为爹爹生了许多兄弟。
    风流老爹过世后,兄弟们为了分家产而相互倾轧,最后家中被异母所生的大兄所把持,自此爹爹及一众兄弟们的日子很不好过。
    然而爹爹的文采好,名声后来传到君主那里,便有传言说君主有意召他去做官。
    再接下来的事,也实在寻常的很,异母所生的大兄生怕弟弟有了权势后会报复自家,便勾结了仇家暗杀他,有忠心的老家臣提早透露了风声给他,他便收拾了行李,带了小童子秀一逃跑。
    但他跑到哪,仇家便追杀到哪,实在走投无路,只得随了一条商船出海远逃,终于有一日漂泊到了七里塘镇这个远在天边的小渔村,却又遇到一伙海盗,盘缠都被抢走,人也受了重伤,所幸命大,为她娘亲所救。
    爹爹温文尔雅,说话细声细气,琴棋书画无所不通。
    娘亲做了镇上小饭馆的帮工,日日为三文两文钱而操心。
    自生养了她后,因操心操劳,面容便老得很快。
    看着面貌愈来愈不相配的娘亲与爹爹,才小小年岁的她,心底就已生出些害怕来。
    生怕有一日爹爹会看不上娘亲,生怕有一日爹爹会突然搭上某一艘商船,抛下她们母女与外祖父而去。
    可是她不知道该怎么做才好,爹爹思乡寂寞,她也好生忧心。
    然而她担心的日子还是到来了,她尚未满十一岁的那年,有一段日子,时常有奇怪的倭人来找爹爹,这些倭人奇装异服,腰挂倭刀,形状甚是吓人,然而爹爹看上去却高兴得很。
    这些人来找他时,都是在娘亲与外祖父不在的时候。
    爹爹叫她不要同娘亲说,她喜欢爹爹,自然听从他的话。
    等她某次听到爹爹与那些人说的话,觉察出不对、再去告诉娘亲的时候,娘亲却不信她的话,还笑道:“他这个人,无用书生一个,除了咱们褚家,这辈子他还能去哪里?”
    终于,爹爹还是走了。
    他本来是偷偷走的,她那一阵子偷偷留意着爹爹的一举一动,因此他才带了秀一出门,她便立即察觉了,飞快地跟在他们后头追了出去。
    她本来也想跟着去的,但是爹爹却不带她,爹爹不敢回头看她,拖着秀一的手走得飞快。
    秀一哭喊得声儿都岔了,腔儿也黄了。
    秀一那年已经是个十六七岁的少年了,他从前练功不用功,被爹爹打骂时也常常哭哭啼啼的,他从小便是个爱哭鬼。
    然而那一日,他哭得喘不上气,嗓子沙哑,脸也涨得通红,哭声之凄楚,任谁听了都要肝肠寸断。
    他频频回头大声叫喊她的名字,走两步退一步,爹爹便拍打他的脑袋,大声喝骂他,不许他回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