鲲沉北冥,鹏飞南冥,其会一也。
    当张执象从仙山之巅一跃而下,朝灵海坠去的时候,终于明白了庄子的逍遥游,他在天若鱼,入水如鹏,先前每一滴海水都重若泰山,此时的海水却宛如空气,他“振翅而飞”
    ,海底不再离光明愈远,而是越来越亮……
    穿过光明,睁开双眼。
    张执象发现自己不知何时已经“飞”
    到了空中,四周的云海如鲸群聚,云空高歌,虹光如桥,在那云海之中,一只长鲸格外兴奋,勐的沉底,然后跃出云海,驮起他来,于天空遨游,云海奇观散去,而它依旧存在。
    长鲸驮着他游至钜子面前,耀武扬威。
    早先一战,被钜子轻松捉住,让它耿耿于怀,如今张执象顿悟,它也终于觉醒,有了本相,显然想一雪前耻。
    看着这只如极光般绚烂的长鲸,钜子倒没有在意它的挑衅,反而在欣赏这份美感。
    “真漂亮的剑。”
    “是老顽童送给我的,他在北极等候了许久,才从天上摘下来的这柄剑。”
    “天与海,谁说的清呢。”
    “钜子也去过星之内海?”
    “呵,你把墨矩打开,就明白了。”
    张执象明白,钜子定然也是去过的,是否有神仙去见钜子,不得而知,但钜子自己其实也不在意,他只是为了探索宇宙而已。
    墨矩当中肯定有星之内海的信息,但应该只是一部分而已。
    “我此番神游,得长生大帝召见。”
    “共商文明之事,大帝言,文明有三,其一轮回,其二长生,其三觉悟……”
    张执象是说给钜子听,也是说给众人听。
    人生三问。
    我是谁?从哪里来?将要往哪里去?
    这是所有人,所有存在都会思考的一个问题,今天,张执象回答了,我们是人,何为人?人从哪里来?人要到哪里去?
    从开天辟地,讲到万物形成,讲到文明诞生,讲道中土形成,讲到众生觉悟。
    浑然一体,首尾相连,自圆其说。
    人们从未如此清晰的认知宇宙、认知轮回、认知文明,在宇宙文明的尺度之下,陡然觉得那石壁上的武学也好,道法也罢,人生的功名利禄也好,显得如此无趣而渺小。
    自古以来合道的圣人们,那须弥山、方寸山、昆仑山上的众神,神佛四周环绕的云雾被张执象驱开,终于见的本尊。
    终于明白“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
    是何意了。
    终于明白,为何姜子牙可以封神。
    神道,本就是人道设立的,是自古以来那些圣人合道后的人道伟力幻化而出,庇护人间……
    张执象所言,不仅普罗大众醍醐灌顶。
    就连那些结丹、元婴期的修士同样如此,明白了神道的根底,才终于明白“神游”
    这一境的路到底该如何走。
    才明白修行之路的尽头是什么。
    正神道,立标杆。
    世人方知该如何去做,如何去信。
    才知晓孔夫子为何说“敬鬼神而远之”
    ,鬼神当敬,却不能依赖,此为正信。
    才明白为何举头三尺有神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