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临九五,不忘躬耕。
    淮右布衣,天下何加?”
    “唯恤万民,使无冤罚。
    大修明律,鬼神伏法。”
    ……
    “今法纪败坏,奸佞横行,太祖降怒,子孙不肖,唯有重整纲纪,扫荡山河,惩奸除恶,还乾坤日月以万民,不负大明之国号。”
    “朕,朱厚熜,皇明第八世孙,大明天子。”
    “秉承太祖遗志,敕封神器。”
    “敕曰:凡天下伸冤者,有司旬日不理,过月不察,经年不破,皆视虐民,纵纲法不惩,神器亦不轻饶,但犯民怒者,自有怨气鸣鼓,天雷持法,以正人间公道!”
    “谨以天子之身,代万民之意,请神器护国。”
    “为皇天后土所共鉴!
    !”
    祭文念罢,天地之间风雷涌动,登闻鼓上金龙冲天而起,腾云驾雾,咆哮九州,龙鸣之声响彻四海,天子之声传闻人间。
    九州万民,皆闻此声。
    见煌煌神威,皆跪拜而礼,以尊正统,至此,神器大成,尊敕令而监督天下,威震四海。
    ……
    ……
    在嘉靖皇帝祭天敕封的时候,南京,奉天殿,议事院的会议再一次召开。
    并没有如京师朝堂上那样的指责攻讦,那种无意义的口水仗在这里是不存在的,他们的会议只为了高效的处理事情。
    意见若是不同,投票就行。
    这大概是杨廷和最后一次坐在议长的位置上了,他没有说话,下面的议员也没人指责他,只是有人说道:“哼,姓朱的果然一个德行。”
    “大明律里面造反,百姓只追究本人,官吏却要夷三族。”
    “嘉靖这次敕封登闻鼓,百姓如何只字未提,反而是有司不查清冤案,就要受到登闻鼓惩罚,以民怨擂鼓,天雷罚恶,这是明摆着奔着我们来的啊。”
    杨廷和没有说话。
    这是奔着他们来吗?是的,但嘉靖的手段又极为巧妙。
    怨气鸣鼓,天雷罚恶,重点在于“怨气”
    上,他们在座的这些人,哪里会受民怨呢?这满座,都是“爱民如子的清官”
    啊。
    到了他们这个位置,哪里还会亲自去脏了手?
    而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