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而汪家为何注重嫡长子继承制?除了汪家需要稳定以外,就是汪家每代都在联姻,妻家不仅实力雄厚,更代表着南京的利益。
    因而在汪养浩被捉的当下。
    汪家是不可能派其他子弟来的,因为他们不会真心救汪养浩,甚至巴不得他死,可当舅舅的杨昭,却绝对会救汪养浩。
    毕竟,汪养浩若是死了,杨家这些年的心血就全白费了。
    杨昭直接与赵克戎交接,带着部队去北苑拿了火炮和其他的一些装备补给,整理好部队,让汪家军回到城外待命后,他才去见杨廷和。
    杨昭登门,半点拘谨也没有,杨府的管家更是恭敬无比。
    杨廷和甚至出门来接这个晚辈。
    为什么呢?
    因为杨廷和是吉安府庐陵县人,而杨士奇是吉安府泰和县人,两家……是老乡,杨廷和一家能够起来,泰和杨氏助力颇多。
    泰和杨氏,是杨廷和的恩主。
    “兴业来啦!
    事情发生后,我就猜到你会过来。”
    杨廷和和蔼无比的拉着杨昭的手往屋内走,十分热情。
    “许久未见,世叔身体还好?”
    “哈哈哈,还硬朗着,这两年死不了。”
    两人寒暄几句,让仆人上茶以后,杨廷和便开始询问汪家军的细节,铠甲足不足,粮食带没带够,一应有缺,大可开方便之门。
    杨昭一一答过之后,才问道:“世叔,既然浩儿就在桂园,为什么不直接把桂园围了?”
    “唉,你来的晚,不知应天这几天的变故,我给你一一说来。”
    听完杨廷和的分析,杨昭面沉如水。
    张执象现在的实力,非大军出动不能解决,可他深得民意,若强行在城内动手,南京城内怕是要大乱,不论胜负,损失都不是他们可以承受的。
    了解完情况。
    杨昭问道:“世叔,他们现在的兵力如何?”
    杨廷和将早就准备好的一张单子递给杨昭,说道:“这也是我这次需要提醒你的,张执象没有那么好对付。”
    “大防风暂且不说,王家这次准备了一部家丁,共600人。”
    “徐鹏举也送了300家丁给他,有徐丁为将。”
    “他新解救的那一百八十名殷地安人,也都有不错的勇武,毕竟蛮夷的男丁同时是具备战士身份的,能够活到现在,都是经历过淘汰的,如今心态不同,是只为复仇而存的死士,战斗力要格外注意。”
    “不算江湖当中会帮衬的人,张执象身边已经有了1100人马。”
    “虽然汪养浩还在张执象手中,可我不希望你直接与张执象正面对决,最好沿途盯梢,阻止他们过河,封锁在江淮一带,等后续兵马跟上,再一举围歼。”
    “此次京营也会抽调两万人出来,加上各地卫所的棋子,还有勋贵豪商们的家丁,大约会有五万兵马参与围猎。”
    “这是在搪塞嘉靖的基础上,能做到的极限了。”
    “除非彻底撕破脸皮,否则无法再调兵了。”
    “因而,只准成功,不许失败。”
    “兴业你千万不可冲动,若是让张执象他们过河,围猎就很困难了。”
    杨昭自然应答道:“世叔放心,决计不会让他们过河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