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见帝曰:“陛下令常侍小黄门作乱乃尔,以取祸败,为负不小邪?”
    又趋陈留王,曰:“我董卓也,从我抱来。”
    乃于贡抱中取王。
    英雄记曰:一本云王不就卓抱,卓与王并马而行也。
    三英雄记云:苗,太后之同母兄,先嫁朱氏之子。
    进部曲将吴匡,素怨苗不与进同心,又疑其与宦官通谋,乃令军中曰:“杀大将军者,车骑也。”
    遂引兵与卓弟旻共攻杀苗于朱爵阙下。
    四九州春秋曰:卓初入洛阳,步骑不过三千,自嫌兵少,不为远近所服;率四五日,辄夜遣兵出四城门,明日陈旌鼓而入,宣言云“西兵复入至洛中”
    。
    人不觉,谓卓兵不可胜数。
    一献帝纪曰:卓谋废帝,会群臣于朝堂,议曰:“大者天地,次者君臣,所以为治。
    今皇帝闇弱,不可以奉宗庙,为天下主。
    欲依伊尹、霍光故事,立陈留王,何如?”
    尚书卢植曰:“案尚书太甲既立不明,伊尹放之桐宫。
    昌邑王立二十七日,罪过千余,故霍光废之。
    今上富于春秋,行未有失,非前事之比也。”
    卓怒,罢坐,欲诛植,侍中蔡邕劝之,得免。
    九月甲戌,卓复大会群臣曰:“太后逼迫永乐太后,令以忧死,逆妇姑之礼,无孝顺之节。
    天子幼质,软弱不君。
    昔伊尹放太甲,霍光废昌邑,着在典籍,佥以为善。
    今太后宜如太甲,皇帝宜如昌邑。
    陈留王仁孝,宜即尊皇祚。”
    献帝起居注载策曰:“孝灵皇帝不究高宗眉寿之祚,早弃臣子。
    皇帝承绍,海内侧望,而帝天姿轻佻,威仪不恪,在丧慢惰,衰如故焉;凶德既彰,**发闻,损辱神器,忝污宗庙。
    皇太后教无母仪,统政荒乱。
    永乐太后暴崩,众论惑焉。
    三纲之道,天地之纪,而乃有阙,罪之大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