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我们讲述了杨坚的刻薄寡恩,那么杨坚喜欢非刑杀人,就是在践踏律法了。
    杨坚是一个严于律人,宽于律己的人,对待大臣,杨坚要求他们务必守法、公正廉洁,而他自己却无法做到以身作则。
    】
    【虽说杨坚不遵守律法的行为,在古代不算什么,毕竟他是皇帝、天子,也没人要求他。
    但他的杀人行为却也超出了正常的范畴。
    】
    【杨坚在称帝早期就喜欢杀人,不是那种大臣犯了事以后要从严从重处理的杀人,而仅仅是因为自己愤怒,就在朝堂上当场杀人。
    】
    【因为这事,当时的宰相高熲就曾经劝诫过杨坚,他说“朝堂非杀人之所,殿廷非决罚之地”
    ,但杨坚不听,继续杀人如故。
    】
    【杨坚还要求官员清廉,凡是有官员敢于收受贿赂,哪怕只是很小的数目,杨坚便当即处死。
    在没有发现新的不法官员后,杨坚便命人钓鱼执法,自己派人给官吏送钱,凡是有收钱的,也都不论多寡,一并处死。
    】
    【纵观杨坚的一生,他并不是那种脾性暴躁的暴虐之君。
    因此这种非刑杀人,只能是他的帝王心术,用自己的喜怒无常,来震慑臣下。
    】
    【但杨坚的种种行为,并不是一个开国皇帝应该有的格局。
    历代评论,都认为杨坚是古往今来统一天下的皇帝中“得国最易”
    的人。
    】
    【杨坚的好运气固然让人羡慕,但正是由于杨坚自身的好运气,和篡位时的操作,使得杨坚产生了路径依赖,让他在治国时不重仁义,万事以诈术为先。
    】
    【而当杨坚的“苛察”
    和之后隋炀帝的“暴虐”
    相结合,所造成的结果就是,终隋一朝,国家的功臣几乎全军覆没,无有善始善终者。
    而且杨坚自己的儿子,也几乎没有善终的。
    追根溯源,隋文帝杨坚开的这个坏头,功不可没。
    】
    【这边并非是说杨坚警惕臣下,管理官员的行为是错误的,而是说,杨坚的这个管理的手段并不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