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衍此时无法抑制自身心中的愤怒,亲自下诏与贺琛对线。
    他先在诏书中一阵阴阳怪气,夸赞贺琛道:你说的很好啊!
    难得你如此忠心肯与朕说这些。
    你向君王提出谏言,这是你身为臣下的责任,虚心纳谏也是我身为君上的义务。
    你既然提出了意见,那朕一定要听。
    】
    【然后,萧衍当即转变话风,开始对贺琛进行驳斥。
    其一你贺琛说“民失安居,牧守之过”
    ,那你来给朕说说这些导致百姓离散的牧守都是谁?他们姓什么叫什么?官居何职?又有何不法之处导致百姓如此受苦?】
    【其二你说朕身边的的人作威作福。
    那朕倒要问问你贺琛,朕如果不派遣身边侍从前往地方巡查,朕又如何监督各地方官吏?国家有什么好办法治理?你既然向朕提出了问题,那么想来你应该是有利国之策的。
    你可以向朕提出来,若你觉得不该当着众人之面说,那朕也可以私下召见你。
    】
    【再者你认为此时我朝“宰守贪残”
    。
    你不能只盯着贪腐这点来看啊,想当年在朕四十年前登基之初时,国家一穷二白,如今正是国家富裕了,所以官员才有贪腐的可能。
    你不能只盯着贪腐这个问题,而忽视了其它的地方啊。
    】
    【再说了,史书上哪里有国家富强了,天下太平了官吏还能安于贫困,始终保持清正廉洁的国家的?朕倒是不知道,你若是知道麻烦告知于朕。
    】
    【萧衍越说越来劲,越说越觉得自己有道理,接下来更是重点。
    】
    【你说官员的贪腐,根源在朕这里。
    这一点朕要和你好好分辩一番,除了公事宴会,朕从不取国家一粒米;宫中养的宫人,也未曾花过国库一分钱;至于营建楼阁庙宇,那是朕自己想法找的钱,并没有动国库一厘一毫!
    如今你说朕滥用钱财,应该“息费休民”
    ,那朕倒要问问你,朕到底花了什么钱?】
    【这一点萧衍确实可以理直气壮,他前后四次舍身同泰寺,出家为僧,逼得满朝大臣每次都集资亿万向和尚赎人,确实找到了钱,也没花国库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