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孤要问何事呢?”
    刘备想了一下。
    诸葛亮建议道:“如今天机已现,原本的历史已经不足为信,不如主公问问公子之事,也好未雨绸缪,以待将来。”
    刘备一听,觉得诸葛亮言之有理,马上写道:敢问先生,蜀汉后主刘禅这个人如何?是否是如桓灵一般的亡国之君?
    现代。
    正在查看评论区的李炎看到了刘备的留言,十分惊讶:“这不会是同一个在这改名逗我呢吧?”
    李炎点了一下刘备的名字,发现里面一片空白和前面武则天嬴政一样。
    本来不想理他,但李炎转念一想,其他人也能看到这个评论,说不定有用呢,想到这李炎还是决定回复他一下。
    【刘禅这个人啊,千百年来大家都认为他是一个昏君,实际不然,他虽然比不上什么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之类的明君典范,但也比赵佶、赵构、朱祁镇这些渣渣皇帝好太多了,跟他同时代大的东吴的孙皓、西晋的司马衷相比刘禅更是可以称为贤主了。
    】
    【在一般大家的认知里,诸葛丞相去世了,蜀汉就完蛋了,没戏唱了。
    实际上,诸葛亮去世后,刘禅也是平稳的治理了蜀汉29年,直到邓艾神兵天降蜀国方才灭亡。
    】
    【至于刘禅说出那句着名的“此间乐,不思蜀。”
    名言的时候,他那个时候已经56岁了,在古代这已经算是老人了,随时都有可能入土的年纪。
    】
    【56岁的老人,在敌国的宴会上,身边都是不怀好意之人,司马昭又在身边旁敲侧击的询问。
    他还能怎么说,要知道司马昭前些日子可在光天化日之下杀死了魏国的皇帝,更何况他这么一个亡国之君。
    】
    【说句不好听的,要是刘禅像曹魏的曹丕父子一样死的早一点,别坐那么久的皇位,不当亡国之君,史书上指不定还能捞一个更好的评价。
    什么知人善任、吏治清明、政局稳定之类的都能用来形容他,尤其是在跟魏吴两国做下对比,感觉更加强烈。
    】
    【章武三年,刘备驾崩于白帝城,刘禅继位。
    刘禅父事诸葛亮,称之为相父,“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
    。
    此后,臣不负君,君不负臣。
    】
    【我们可以说刘禅是一个平庸的人,就像我们所有的普通人一样。
    但是他并不昏庸,有些事情他知道自己办不好,但他能听的进去意见,知道把事情交给合适的人去办。
    】
    【刘备让刘禅听诸葛亮的,刘禅就将一切军国要务都交付给了诸葛亮,一辈子没有任何猜忌。
    这能把后世的岳飞和于谦羡慕死,他们也想要一个刘禅这样的上司啊。
    】
    【不仅如此,刘禅不光是在诸葛亮活着的时候尊敬他,在他死后也同样尊敬。
    诸葛亮去世后,李邈自以为揣摩出了上意,他可能觉得刘禅应该是怨恨诸葛亮大权独揽的,因此对刘禅说诸葛亮的坏话“亮身杖强兵,狼顾虎视”
    。
    而一向宽仁的刘禅大怒不已,史书记载“后主怒,下狱诛之。”
    】
    【刘禅做皇帝一共四十年,期间他总共亲自下令杀了两个官,这个李邈就是其中之一。
    由此可见刘禅对诸葛亮的感情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