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然而此次试探虽然明面上失败了,但却帮助陆逊发现了蜀军的弱点,刘备沿着山岭布阵,虽然有利于防守,但因为营垒附近数目过多,非常适合火攻。
    而此时天气炎热,气候干燥对火攻更是有利。
    而当时的季节又多刮东南风,而刘备大营正好就在吴军的西南方向,如果趁势放火,风助火势一定能够一举破敌。
    】
    【我们常说水火无情,如果成功的实行了火攻,那对古代军队的打击是巨大的,古代军队通讯不畅,一旦起火很容易蔓延开来,从而导致士兵惊慌,最终导致炸营,此时再趁势进攻一定能大获全胜。
    】
    【陆逊已经定下了计策,但还没等他实施,刘备却率先发难。
    蜀军向驻守夷道城的孙桓部发起猛攻。
    情况一度十分危急,孙桓马上向陆逊求援。
    孙桓是孙权的侄子,也就相当于皇亲国戚,但此时的陆逊并没有因此打乱自己的布置,他并不打算去救孙桓。
    】
    【陆逊命令吴军士卒各持茅草一把,乘夜突袭蜀军营寨,顺风放火。
    顿时间火势猛烈,蜀军大乱。
    陆逊乘势发起反攻,一连攻破蜀军四十多处营寨,从而大获全胜,迫使蜀军西退。
    】
    【陆逊派遣大将朱然率领五千士兵突破蜀军前锋,直接插入到蜀军的后方,与韩当一起攻占了涿乡。
    涿乡就在夷陵附近,也就是刘备保障后路的地方。
    切断刘备退路后,潘璋所部又猛攻蜀军冯习部,大破之。
    诸葛瑾、骆统、周胤诸部配合陆逊的主力在猇亭向蜀军发起攻击。
    而之前被围攻的孙桓也解除了围困主动出击投入战斗。
    】
    【刘备向秭归方向撤退的路线已经被堵死,他只好暂时在马鞍山上固守,命蜀军环山据险守卫。
    此马鞍山并非今天的马鞍山,宜昌府志记载:马鞍山在长阳县东南三十里,山极高大,宽广约数十里,中峰突起,自宜都望之,形如伏马,相传汉昭烈驻师于此。
    】
    【陆逊大军随后赶到,然后四面包围开始猛攻。
    这场战斗极为激烈,蜀军虽然占据地利,但刚刚遭遇惨败,又没有退路只能拼死抵抗。
    吴军虽然人数众多,但东吴陆军毕竟不如水军精锐,而且不占地利,因此此战死伤众多。
    《三国志》记载:逊督促诸军四面蹙之,土崩瓦解,死者万数。
    】
    【此时东吴的水军已经切断了长江两岸的所有联系,驻守江北的黄权只知道刘备全军覆没,却无法前往支援,他不想投降孙权,无奈之下北上向曹魏投降。
    】
    【激战过后,刘备军溃不成军,大部死伤和逃散,车、船和其他军用物资丧失殆尽。
    刘备趁夜色突围逃遁,蜀军将领傅肜率部为他殿后,直至兵士尽死。
    吴人欣赏他的忠义,想让傅肜投降。
    傅肜骂道:“吴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