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孙权向曹丕称臣投降,孙权遣使奉送表章,并送还于禁等被关羽俘虏的人。
    曹丕也封孙权为吴王、大将军,领荆州牧。
    】
    【孙权的归附,让曹丕大为欣喜,他刚刚登基,然而却是天下三分,而且刘备还在蜀中称帝,他这个皇帝当的实在是别扭。
    这个时候孙权前来投降,则曹丕这个皇帝名头的合法性将大大增加。
    孙权归附后,从名义上来说,大汉的十三州之地,就只剩下益州一个地方没有臣服了。
    】
    【因此,当孙权的使者来到洛阳后,曹丕很是心动,大多数大臣也倾向于接受孙权的请降。
    这时又是刘晔站出来反对,表示孙权的投降有问题啊:“权无故求降,必内有急。
    权前袭杀关羽,刘备必大兴师伐之。
    外有强寇,众心不安,又恐中国往乘其衅,故委地求降,一以却中国之兵,二假中国之援,以强其众而疑敌人耳。”
    】
    【刘晔表示孙权这小子投降的动机不纯啊,此时他是被刘备所逼迫,不得已才投靠我们,并非是真心归降。
    】
    【紧接着刘晔又提出一个建议:“今天下三分,中国十有其八。
    吴、蜀各保一州,阻山依水,有急相救,此小国之利也。
    今还自相攻,天亡之也,宜大兴师,径渡江袭之。
    蜀攻其外,我袭其内,吴之亡不出旬月矣。
    吴亡则蜀孤,若割吴之半以与蜀,蜀固不能久存,况蜀得其外,我得其内乎。”
    】
    【刘晔觉得如今我魏国不能统一天下,不就是因为吴蜀两国联盟,依靠地利才能得以保全吗?他们现在发生了内讧,正是我们趁机得利的好时机啊!
    我们和蜀国一起攻灭吴国,吴国要是灭了,蜀国就孤掌难鸣了,则天下很快就能平定了。
    】
    【曹丕这货竟然不同意,他认为:“人称臣降而伐之,疑天下欲来者心,不若且受吴降而袭蜀之后也。”
    曹丕觉得孙权是来向我投降的,我不接受也就罢了,反而还要趁人之危,这不是令天下人心失望吗?要出兵也是去攻击刘备的后路,怎么能去攻打东吴呢?】
    【刘晔苦口婆心的继续劝道:“蜀远吴近,又闻中国伐之,便还军,不能止也。
    今备已怒,兴兵击吴,闻我伐吴,知吴必亡,将喜而进与我争割吴地,必不改计抑怒救吴也。”
    】
    【刘晔表示,蜀国要是知道我们出兵打他,刘备肯定就不去进攻吴国了,我们也捞不到好处。
    如果我们此时进攻吴国,刘备这个时候已经怒气上头了,肯定会和我们一起进攻吴国的。
    】
    【可惜的是,曹丕不听,他不仅接受了孙权的投降,还册封孙权为吴王。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