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神探狄仁杰 (第2页)
在后面神龙政变后武则天还能加尊号为“则天大圣皇帝”
,他更是痛恨不已,朱熹怒斥中宗昏庸,历数武后九大罪,直欲杀之而后快。
朱熹作为理学的代表人物,可想而知在宋朝武则天是不可能受到什么好的评价的。
】
【而元代因为宋人亡国,中华大地被异族统治,因此对于正统更是极为看重,文人们不敢公然反对蒙古人,因此武则天就成了现成的攻击对象。
】
【明代是武则天形象的转折期。
这一时期的的武则天形象成为人们表达自己欲望的工具人,虚构的内容占主流,武则天被艳情化的倾向更为明显,从以前偏重于历史记录转向了文学创作。
】
【而清朝则因统治者对民间进行思想禁锢,极力鼓吹正统性,而武则天这样的“另类”
很难令人容忍,所以这一时期人们不遗余力的丑化武则天。
】
【到了近代,因为女权运动的兴起,武则天的评论则又直接翻转,又有了要被直接推上神坛的意味。
】
【武则天的评价取决于当时的社会风气,社会需要什么样的武则天,就会出现什么样的武则天,不管是乱权的妖后还是女权的先锋或者伟大的帝王,不得不说这就是历史的悲剧。
】
【实际上,抛开武则天的女性身份,从政治人物这一主要属性,去研究武则天的政治得失,才是观察武则天这个特殊历史人物的最好的视角。
】
【她为了夺权能任用像来俊臣、周兴这样的小人,但同时在她治下也出现了狄仁杰、姚崇这样的贤相。
】
【她一面广开言路整顿吏治,严厉惩戒贪官污吏,另一方面她又大兴土木,建造佛寺、明堂这样华丽的建筑。
】
【人性是复杂的。
一个人既难以做到万事都尽善尽美,也很少有人天生就是罪该万死。
特别是历史上的政治风云人物,其统治举措往往让一些人受益,同时则伴随一些无辜的人被牺牲。
一味地神化武则天,和完全地否定她,都是不客观的,也是不真实的。
】
【现在我们一些关于武则天的小说和影视剧,多数将关注点放在武则天的宫斗和私生活方面,毕竟八卦内容更容易吸引普通大众的兴趣。
但是作为执掌中国将近半个世纪的统治者,从政治人物这个角度去看待她,则更为合适。
我个人认为《神探狄仁杰》中由吕中老师扮演的武则天更加立体,虽然在电视剧中只是一个中规中矩的配角,但是却被演绎得颇具气势,甚至一出场就喧宾夺主。
在这部剧中武则天的多疑雄猜和知人善任,还有她的霸气外露,真正的演出了武则天作为皇帝的一面,推荐你去看一看。
】
【当然这部剧也是有些不足的,《神探狄仁杰》系列中对武则天的诠释,突出表现了武则天作为成熟政客的一面,看过吕中老师的演绎之后你很难想象这个成熟的政客武则天会豢养男宠,安逸享乐,最后竟然遭遇神龙政变被夺权,惨淡收场。
】
李炎一口气打了这么多字,长舒了一口气:“呼~~~,我这一大通解释应该说的明白吧。”
武周时期。
武则天面对如此大的信息量,急忙叫一旁的宫人都出去,让上官婉儿拿起纸笔把李炎的回答抄写下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