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武后主政 (第2页)
刘邦哈哈大笑,举着酒杯说道:“这后世之君,瞻前顾后,举事不利又拖累臣下,尽失人心,真是好笑啊。”
又转头对吕雉说道:“朕还没有想废黜你,胜过此人多矣。”
吕雉面无表情的回到:“多谢陛下亦不会废黜太子。”
刘邦面色尴尬,只能喝酒不言。
【由此可见武则天可谓是深得人心,李治和上官仪这边正在密谋,身边人就飞奔着向武后报告去了,武则天势力之大可见一斑。
】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李治执意要废后,恐怕就不像废黜王皇后时那么轻松了。
当初他担心的是大权旁落,所以他相信了自己的老婆,此时他的权利真的被老婆分走了。
】
【当然,此时的李治真的拿武则天没办法了吗?那肯定不是,说到底武则天的权力还是来源于李治,是根植在李唐皇权之中的。
李治作为李世民钦定的继承人,要是真的想下狠手还是可以祛除武则天的影响的,但是真的值当吗?李治此时的身体已经沉疴难愈了,无法自己掌控朝政,还是要把权利分出去,那自己辛苦收拢的皇权还是要旁落,那又何必呢?】
【自己的权利分给他人,还不如就让自己的皇后掌管,最多她也就做个吕后,一个女人还能当皇帝不成,最终她还是要交给两人的孩子的,自己的妻子掌管朝政,自己还能更安全,更可以信任她,如果换成旁人,谁知道哪天睡着后就再也醒不来了。
】
唐高宗时期。
李治和武则天对视一笑,二人经过光幕的讲解,二人心情更加复杂,但也宽慰许多。
夫妻二人本就是一体的,武则天只能依靠李治获取权利,李治也要靠武则天来治理朝政。
武周时期。
武则天神色复杂的看着天上的一切,想起已经去世多年的李治,心情更加复杂。
【李治无论是妥协还是害怕,总之他还是退让了。
上官仪和他的庶长子相继被冤杀,也让朝臣看清了事态,也没人敢提帮李治夺权了。
你们夫妻床头打架床尾和的,我们就成了牺牲品了。
就此李治的天子权威已经沦丧,武后垂帘听政,武则天“垂帘于后,政无大小皆与闻之。
天下大权,悉归中宫,黜陟、生杀,决于其口。”
】
唐高宗时期
此时李治还未升起废后的意思,上官仪面色复杂的看着自己的结局,又看了看自己正在襁褓中的孙女,又想到自己的家人,长叹一声,这次绝对不去管李治的家事了。
【李治卖掉上官仪的后果很严重,从此对于武则天的诏令群臣不敢反对,因为大臣们不知道这是李治的意思还是武则天的意思,如果大臣们觉得诏令不合理,想到上官仪的下场,也不敢掺和皇帝的家事,只能依令而行。
】
【武则天尚觉不够,于是着手推动自己的权威进一步提升,怎么提升呢?那就是推动李治去封禅泰山。
】
【封禅本为古代皇帝最高的荣耀,只有帝王在位时国家统一,帝王本人政绩卓越,国富民强才有资格封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