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湖西宾馆和重回扬州
    建炎二年七月二十,赵桔出发向杭州行去。
    一路上只见车水马龙,看到许多打着“运通”
    旗号的车辆。
    赵桔问了个认识他的镖师,才知道现在运通货运生意火爆,杭衢信一线货物基本由他们承接运送,许多商人都把自己的车队解散了,直接委托运通送货。
    运通的规模也从原来的一千多人迅速扩大到现在的五千多人。
    由于他们送货快速又方便,大大促进了沿线的物资交流,做生意的人也逐渐增多,带动起临近几州的经济蓬勃发展。
    赵桔穿州过县,发现商铺林立,街上人来人往,一片繁荣景象,银圆已经广为使用,大多客栈酒楼已经不愿接受银锭找换,都劝说客人去兑了银圆来用。
    赵桔一行来到杭州,他们没进城,直接去了湖西宾馆休息。
    湖西宾馆的掌柜童长发听说少东家来了,赶忙跑出来迎接,招呼着几个门僮帮金泉他们搬卸行李。
    童长发先引赵桔去专供他使用的一套别墅。
    马车旁便有人抱怨说:“为何他们便有客房,我们先来的倒没有!”
    门僮解释说:“客官,那是我们东家,他的客房是自留的,不接外客。”
    那些人才悻悻作罢。
    却听有人惊呼道:“你们东家?那走在前面的少年莫不是圣上新晋的黄浦侯!”
    人群一阵骚动,现在武夷公府的事已经通过往来客商传到了杭城,不说冰玉歌舞团的“白蛇传”
    名满天下,单说武夷工厂生产的商品也是广受追捧,那里发生的各种神奇事情也成了江南官民茶余饭后的谈资,其中许多传说已经离谱得十万八千里。
    人群中有人忍不住想跟着赵桔,去看一看是否如传说中的神仙弟子,却被谢大方领着家丁拦住了。
    谢大方笑容可掬抱拳说:“各位请停步,我家少爷刚到杭城,路途劳累,也要休息了。”
    众人见侯爷的侍从也如此和气,凭空对黄浦侯产生了许多好感。
    赵桔的别墅前早有一群佣妇在那里列队迎候,赵桔一看胸前都绣着一朵栀子花,知道是武夷老庄过来的,就笑着跟他们打招呼。
    妇人们见到少爷,那种欢欣就不用说了。
    由于赵桔第一次北上取名“栀子花”
    行动,现在武夷公府就把栀子花作为标志,凡是邑民和在册员工,都可在胸前绣花。
    而那些参加那次行动的人,都得到了一枚栀子花形的银章。
    在信州,这朵花变成了一种荣耀,所有见到的人都会礼敬有加。
    进了别墅的书房,童长发为赵桔泡上一壶红茶,这侯门红茶已经享誉江南,成为了好茶人的终极享受。
    赵桔一边喝茶一边问:“童掌柜,你们最近生意如何?”
    童长发得意道:“侯爷,我们现在是日日客满啊!一百六十个房间没一天歇着的,我们一日三餐的生意也好得不得了,杭州城的官员富户都喜欢来吃。”
    赵桔又问:“你们每间每天要多少钱?”
    “上房两个银圆,中房一个银圆,侯爷。”
    童长发回答说。
    “什么!”
    赵桔差点跳起来,就说:“这也太贵了吧!”
    童长发笑嘻嘻说:“不贵,不贵,我们还送三餐哩。”
    赵桔望着童掌柜光秃秃的脑袋,心想怪不得说精明的脑袋不长草,童掌柜肯定是了,可是他又叫长发,不知是不是头发的发呢?童掌柜见有侯爷脸色古怪,忙说:“侯爷,湖西宾馆现在成了西湖一道风景,不管是朝廷官宦,还是富商士绅,都愿意来我们这里住宿呢。”
    赵桔看天色不早,就说:“童掌柜,给我安排餐厅西湖边的位子,我有点饿了。”
    “好,好。”
    童长发连声答应,随后告退张罗去了。
    傍晚的西湖,霞光映照,绚烂秀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