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室的门此刻紧锁着,在尉迟宝林的注视下,单卓坤手持青骨剑猛然向下挥去。
    随着他的手腕微微一转,一道青色光芒顿时萦绕在了锁头的四周。
    随后,耳闻得‘咔’的一声,锁头猝然落在了地上,转瞬化作了白色的粉尘,消失不见。
    “尉迟将军,咱们进去吧。”
    单卓坤转身看向尉迟宝林,神情平静的说道。
    尉迟宝林微微点了一下头,跟着单卓坤走了进去。
    借着摆放在暗室四角烛光的微弱光亮,二人看到墙壁上绘着与外面相似的彩绘画面。
    每一幅画面都是相对独立,但若是拼凑在一起亦是能够成为一个完整的故事。
    “上仙,这上面的莫非也是什么神仙?”
    尉迟宝林看着墙壁,讶异的说道。
    “不是。”
    单卓坤沉吟片刻,缓言道,“若是我没有猜错的话,这应该是华朝的历史。”
    “华朝的历史?”
    尉迟宝林好奇的说道。
    “嗯。”
    单卓坤说得没错,这墙上的彩绘确是华朝的历史。
    作为比夏朝还要久远的上古朝代,华朝虽说看上去长治久安,拥有一千六百多年的历史。
    但实际上却亦是暗潮汹涌、杀机重重。
    华朝人笃定鬼神之说,且人人都有通灵的本事。
    然而,却好像又命中注定犯下杀戒,偏偏要受到神明的诅咒。
    除了极少数人能够善始善终、颐养天年外,其他大多数人都在年纪轻轻时,便死于非命。
    尤其是第二十五代皇帝颛臾,虽然本身就具有逆天改命、颠倒乾坤的本事,但最终却死得不明不白,只是留下了寝宫龙床上的那一具发白的骸骨。
    对于颛臾的死因,后世极为众说纷纭。
    有人说他是被修炼成精的妖人所害,还有人说是他是走火入魔、吃了夺人性命的毒药。
    总之,说法虽多,却不过都是些以讹传讹的话语,并不能经得住推敲。
    不过更令人意想不到的还在后头,大约此事过去了一百多年后,竟有内侍在整理前朝遗迹时在一本书中发现了颛臾留下的纸条。
    纸条上的字迹清楚的写着,倘若能够用九千九百九十九个祭人的血在成殓着骸骨的青铜棺前进行活祭,那颛臾便可再次醒来。
    而这也才是藏于祭人失踪之迷背后的真相。
    随着单卓坤的生动讲述,尉迟宝林脸上的表情不间断的发生着变化。
    或喜或悲、或怒或笑,直到最后更是目瞪口呆、久久震惊。
    若是这样算来,在这一千多年中,祭人之事定是经常发生。
    只是可怜了那些好人家的儿女,竟然因这无稽之谈的鬼神一说,莫名其妙的就这样失去了性命。
    唉,当真是害人匪浅。
    “上仙,那这祭人可是寻常人等都可当得?”
    沉默片刻,尉迟宝林疑惑的问道。
    “不是。”
    单卓坤摆了摆手,“这祭人可不是说当就能当得上的,也是需要重重审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